東北網7月28日訊 上海推出打造『中國服務外包巨人』計劃,大連喊出建設『中國IT外包中心』口號,西安確定建設『中國服務外包之都』構想,成都要成為『中國的班加羅爾』……服務外包產業,正以『碾平世界的第五臺推土機』的強勁動力,席卷全國。在誘人的『蛋糕』和強勁競爭對手面前,哈爾濱該樹立怎樣的戰略構想?剛剛完成的《哈爾濱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規劃》謀劃了理性起跳的藍圖。
翻開這份規劃,有這樣一句話特別引起了記者的注意———『盡快形成服務外包體系和服務外包企業集群,壯大服務外包產業的整體規模。』參與規劃制定的市信息產業局規劃處處長劉建業告訴記者,這是《規劃》的核心思想。他認為,這句話准確地揭示出哈爾濱發展服務外包產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企業集群性的增強和產業整體規模的壯大。
此前,本地專家曾從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特性的角度直言:外包企業除了人以外什麼都不值錢,產業規模和企業的集群效應是服務外包產業得以壯大的重要因素。對於服務外包企業的發展,哈開發區創業中心主任黃若飛心中有幾道坎:『800人是個坎,800人以下的公司需解決生存問題;2000人是個坎,800人至2000人的公司面臨發展問題。』在他看來,達不到一定規模的企業根本無從發展。哈爾濱樂辰科技負責人薛揚以切身經歷詮釋了黃若飛的觀點。他說,國外企業在發包時首先考察接包企業人數,人數多纔能完成發包任務。他不無懮慮地告訴記者,目前,哈爾濱服務外包企業規模最大的纔100多人,且大部分公司無法集中在一起,這給拿訂單帶來了困難。如今,《規劃》為企業規模小、集群性差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一個大型服務外包產業園區、一個服務外包人纔培訓中心、一個服務外包企業共享軟件工具和測試平臺,使服務外包企業的整體承接能力顯著增強。按此規劃,到2010年,哈爾濱市的軟件服務外包將發展成為最具活力的產業之一。
市信息產業局有關負責人指出,壯大產業規模離不開築巢引鳳。如何讓更多服務外包企業選擇哈爾濱?如何讓哈爾濱培養出來的IT專業大學生留在哈爾濱?《規劃》中的一些數字,對於服務外包企業應該是利好信息:
17%和3%———服務外包企業享受國家軟件、集成電路企業政策及高新區其他相關優惠政策。對屬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服務外包企業銷售其自行開發的軟件產品,2010年底前按17%稅率征收增值稅後,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
3———新辦服務外包企業租用政府投資興建的房產用於生產經營的,免收3年租金。同時,租用其他房產用於生產經營的,按房租實際發生額一次性給予適當補貼;自建(購)房產用於生產經營的,按適當標准給予一次性補貼。
據了解,在這些數字背後政策的支持下,市政府還將設立全市外包服務產業發展資金,用於支持軟件外包服務企業的項目研發、人纔培養、國際市場拓展、基礎設施建設、貸款貼息補助和對服務外包企業與人纔的獎勵。
面對市場,面對對手,哈爾濱的有關決策者有著理性的考量:『無論是設施規劃還是優惠政策謀劃,我們期待的不多,只要兩年後,哈工大的IT專業畢業生在就業抉擇時,把留在哈爾濱當成一個選項,哈爾濱的服務外包產業規劃就達成了跨越性的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