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8日訊 26日凌晨,一類保護建築省美術館右側一座30餘平方米的耳房在拆除地段街135號原第一副食品商店時突然被毀。本報對該事件報道後,27日,拆遷工地的投資方和拆遷方稱,耳房是拆樓時倒塌的牆體砸毀的,純屬施工意外。
昨天上午,在道裡區房管監察中隊辦公室,前來接受問詢的東方富越投資公司負責人陳利銘介紹,東方富越公司是新成立的一家投資公司,是這處工地———新透籠購物廣場建設項目的投資方。在他提供的拆遷范圍圖上記者看到,標明拆遷范圍的虛線緊貼著省美術館後側及右側牆面。陳利銘說,按拆遷范圍圖標注,省美術館右側的那座小房在拆遷范圍內,他們打算在拆遷工程接近尾聲時纔對這座小房的拆遷按正常程序進行具體操作,26日此房被拆樓時倒塌的牆體砸毀純屬施工意外,一切後果均由拆遷施工單位負責。據自稱是拆遷施工單位的人和房屋拆遷公司現場負責人王春剛講,當時他們在拆除與省美術館相鄰的樓體時,牆體突然斷裂傾斜,為防止牆倒砸傷下面耳房中的人,他們讓工人叫屋內的更夫出來避險,但這時牆突然倒了,砸塌了耳房,而此時工人還在屋內,他們忙用挖溝機挖掘,工人從另一個出口跑出,纔沒有發生人員傷亡。王春剛表示,耳房並非有意推倒的,對這起過失,可和此房的所屬單位協商,進行修復並賠償損失。
對拆遷方的說法,省美術館及此房目前的使用單位市新藥特藥公司都表示不能接受,尤其對拆遷范圍圖,省美術館更是提出質疑。省美術館的張館長表示,7月5日,在鄰樓開始拆除前,該館就保護建築的保護問題委托律師給東方富越投資公司送過律師函,但對方一直沒有回音。之前,張館長曾在市規劃局查看過省美術館的保護建築控制范圍圖,作為Ⅰ類保護建築,它的後18米、左14米、右8米都屬保護范圍,在這個范圍內是不允許隨意建設施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