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欺詐投訴逐年攀昇 預付款消等於拿錢打水漂
2008-08-01 11:09:43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薛宏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日訊 目前,預付款消費已經遍布我省的美容美發、健身美體、休閑娛樂和餐飲店等各個領域,為吸引消費者,商家還給預付款的市民一定優惠。但是由於預付款消費先付款再消費、時間跨度長,一旦商家發生變故消費者便頻頻遭遇侵權。記者從哈爾濱市消費者協會了解到,僅該消協今年上半年就接到預付款消費投訴案件37起,投訴量佔到了去年全年的115.6%,投訴情況逐年上昇。

  今年4月,銀行職員孫靜在自家附近的美甲店辦理了一張會員卡,商家承諾成為會員後每次美甲可以減免5元錢。孫靜預付200元錢成了會員,按優惠價可以美甲15次。可是前不久,孫靜到這家美甲店美甲時發現商家停業了,因為還有10次服務沒有完成,孫靜便撥打商家的電話詢問是否可以退款,但商家的電話也無法接通。最後,孫靜只能自認倒霉。

  據了解,現在像孫靜這樣遭遇預付款欺詐的市民不在少數。據哈爾濱市消費者協會的工作人員介紹,近幾年隨著市民對預付款消費的逐漸接受,預付款消費投訴也在逐年攀昇。僅哈爾濱市消費者協會統計顯示,2006年全年投訴量僅為21起,到2007年全年達到32起,而今年上半年就達到了37起,是去年全年的115.6%,前年的176.1%,其中還不包括消費者進行預付款消費後商家『蒸發』的投訴。涉及領域也由原來的美容、擦鞋、桶裝水等服務領域擴大到了美甲、健身、休閑娛樂、餐飲、洗車等各個領域。而據記者了解,目前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後還有很大一部分選擇到省和各區消費者協會投訴,投訴數量可能更多。

  『我們進行預付款消費,原本是看中商家提供的優惠,但是交錢後只能受商家制約,不管他們提供的服務如何,只要商家不退款我們就沒辦法。』在哈爾濱市消協一位投訴者對記者說。

  據了解,預付款消費投訴較大,主要是由於其先付款再消費時間跨度長,消費者預付時又無法預料商家在經營過程中的變故,因此一旦遇到商家欺詐,往往無法及時挽回損失。目前常見的預付卡消費投訴主要集中在買了消費卡商家玩蒸發;預付卡丟失商家以『丟失不補』為由拒絕退款;預付款消費後商家承諾的服務打折、不予兌現;消費者預付登記的個人信息被私自公開,其他推銷員不斷糾纏等。尤其是買了消費卡商家玩蒸發的欺詐行為,找不到商家消費者根本無法投訴。

  據了解,目前預付款消費幾乎遍布各個領域,但是卻沒有任何一部針對預付款消費出現欺詐現象的專門法律法規。如何建立一套可行的管理機制已經受到了政協委員們的關注。省政協委員陳曉東認為,防止預付款欺詐最可行的辦法就是建立風險抵押賬戶,建議工商部門對所有提供預付款消費的商家進行一次測查,對所有采用該種消費模式的商家規定必須在工商部門備案,並在其開戶的銀行設立專項的風險抵押金賬戶,一旦出現違約欺詐行為,銀行根據政府執法部門出具的證明便可直接向消費者撥款賠付。

  『我覺得,政府也要出臺相應的法規,明確規定商家要與消費者簽訂標准的預付款消費書面協議,最好由工商部門出臺類似現在的售房協議書的統一模版,明確雙方的權利和責任,特別是明確消費卡的有效期、違約責任及賠付方式及終止服務、消費卡轉讓等限制性約定內容。商家在廢業或者更名、轉租等手續時,工商部門要求其必須提供所有消費者權益保障的承諾書,明確今後預付消費者的權益由誰來保證等內容,並結合對欺詐商家采取高額的賠償制度,建立一套監管、保障機制,預付卡消費給消費者造成的侵權行為就能得到預防。』陳曉東說。一方面是不斷攀昇的預付款消費投訴,一方面是政協委員的建議,如何保障消費者的消費權益應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