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9日訊題:『天保』十年看林區系列報道之五:十年『天保』新山河
孫景輝 張旭光 記者 高長利
十年『天保』,重塑新山河。
山河屯林業局,擁有113年開發史、60年建局史,在森工系統中是屈指可數的『百歲老局』。十年來,面對可采資源銳減,經濟形勢日趨嚴重的考驗,山河屯林業局以實施天保工程為契機,全面推進百歲老局可持續發展戰略,打了一場大上替代產業、實現強企富民的翻身仗。
堵漏洞,增效益。在木材生產上,山河屯林業局改革傳統經營模式,2004年開始實行生產、儲存、銷售一條龍微機數字化管理,堵塞了木材流通領域效益流失的黑洞。特別是2007年開始,木材生產由新組建的林業經營公司一家管理,林業局按指標向經營公司要效益,獎罰分明,調動了木材流通戰線員工的積極性,高線突破了林業局下達的售價指標,較往年增加收入1000多萬元。
依靠地域、資源優勢,替代產業唱起了『主角』。2003年,山河屯林業局投資3200多萬元改擴建哈爾濱三木制藥廠,當年順利通過『GMP』和『ISO9001』兩個認證。現已擁有國家批准藥品38個品種,其中風寒雙離拐、羚羊感冒片等成為主打產品。擴建以來,累計為企業上交利潤731萬元,上繳利稅252萬元。藥廠的壯大發展,拉動了山上林場所職工藥材種植加工產業。平貝、五味子等地產藥材的采集、種植、加工,為林區職工換回大把的鈔票。
找市場、闖新路,林區人把目光放得更遠。原林業局第二貯木廠——儲運公司不等不靠,發動職工集資、向上爭取貸款、林業局給予優惠政策,於本世紀初成立了以加工冷凍白條鵝、甜玉米為主要產品的冷凍加工廠,年產速凍玉米1000多萬穗,實現利潤百萬元。2007年末,企業通過『QS食品認證』,取得了打入國際市場的『出門證』,甜玉米產品開始走向國際市場。企業得賺頭,職工得甜頭。冷凍加工廠與山上林場所的800多戶種植戶簽訂甜玉米種植回收合同,種子、農藥、技術、回收一條龍服務,『公司+基地+農戶』的訂單模式,使得林場職工吃上『定心丸』。玉米種植戶年均收入萬元以上,是傳統作物效益的1.5倍;甜玉米收購季節,500多名季節工、臨時工參加甜玉米生產,都能收入1000多元。如今,企業發展的越來越好了,廠房面積由擴建到4650平方米;冷儲容量由1200噸達到了3500噸。
![]() |
磨盤山水庫一角 |
保護生態,主動停伐,為哈爾濱市民提供『健康水』。哈爾濱的水源地——磨盤山水庫上游有林地面積11.23萬公頃,佔山河屯林區林地總面積的62.6%;林木蓄積量780萬立方米,佔林區林木總蓄積量的52%。
為保護這塊重要的水源地,林業局停止了對磨盤山水庫上游林木的采伐。將年木材產量9.8萬立方米調減到3萬立方米,調減了近7萬立方米。僅此一項,林業局減少木材銷售收入6000萬元上,是同期木材銷售收入的67%。
『停伐,給山河屯林業局帶來很大經濟損失,但繼續采伐下去,將會對磨盤山水庫的水量和水質構成嚴重威脅。』山河屯林業局局長王禮堂說,『這是一筆很簡單的生態效益賬。磨盤山水源地上游年產木材7萬立方米,需要采伐胸徑20厘米以上的樹木25萬株,按每株樹木年均蓄水量0.5噸計算,如果采伐25萬株將會減少森林蓄水量500噸左右,如果不采伐,就保住了這500噸水量。』
為了哈爾濱市民的飲水安全,林區人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大規模調減采伐量,意味著將有2000名林業職工面臨轉業。王禮堂說:『但這與哈市380萬人口的飲水安全相比,犧牲我們一個小小的林業局,值!』
![]() |
『全國攝影創作基地』2007年6月在山河屯林業局揭牌 |
大山深處有美景,美在深山有人識。有『龍江第一峰』之稱的鳳凰山,景區總面積5萬公頃,是省內惟有的高山大嶺密集區,有東北最大的『空中花園』、稀有的高山濕地、壯觀的高山石海和北方罕見的大峽谷瀑布群。海拔超過千米的山峰有89座,鳳凰山主峰海拔1690米,被譽為東北第一大山,2002年11月份,鳳凰山被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2004年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6年末,被中國攝影家協會命名為東北唯一『全國攝影創作基地』。
![]() |
攝影界人士在鳳凰山創作 |
走生態路,發旅游財。為推介宣傳鳳凰山,林業局投入2000多萬元,為景區修路、建停車場、環保公廁、環保垃圾箱,擦亮了『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這張『名片』。為了保持鳳凰山的特色,林業局將采伐量一降再降,從幾萬立方米降到幾千立方米,林場職工的收入降到了低點。但林區職工毫無怨言,一魏姓職工說,『砍樹是吃祖宗飯,造子孫孽,全社會都應支持我們規避這種愚蠢的行為。』
![]() |
鳳凰山大峽谷 |
如今,美麗的鳳凰山因其景觀優美、環保生態被世人矚目。鳳凰山冰川雪谷游、林海雪原穿越游等線路日益火爆。景區已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8萬多人次,鳳凰山經營所及其相應旅游服務的職工家庭年收入更是達百萬元以上。生態與旅游的完美結合,成為拉動林區經濟的又一新興『朝陽產業』。
![]() |
鳳凰山大峽谷中的原始森林 |
倏忽十載,山河『老屯』舊貌換新顏。人工造林面積增加、森林扶育增加、封山育林增加、人工促進更新增加,加大營林生產和退耕還林力度,保護了森林資源。截止2007年底,實現25年無森林火災的可喜目標。林區職工生活在花的世界、綠的海洋,盡情享受大自然的綠水青山。
![]() |
鳳凰山頂神奇岳樺 |
十載滄桑與輝煌,述說著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山河屯林區結束了效益虧損,年年吃探頭糧的歷史,初步扭轉了經濟下滑的被動局面;結束了獨木支橕,接續產業難成規模的歷史,初步構築了產業結構的新格局;結束了環境『髒、亂、差』、系統內排名滯後的歷史,初步改變了局場址的環境面貌;結束了上訪不斷、人心混亂的歷史,初步保持了林區社會的政治穩定。青山常在、永續利用。鳳凰山腳下的山河屯林區人不斷創造著一個個新的奇跡,像鳳凰一樣展翅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