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0日訊 乘客下車後發現物品遺落在出租車上,但卻無能為力。這其中乘客的粗心是一方面,此外,更凸現出大多數乘客不索要發票的乘車習慣,這樣便會增加尋找丟失物品的難度。如果乘客下車時索要了發票,那麼,根據發票上的信息,他們的丟失物品被找到的可能性就會很大。
日前,王女士乘坐出租車時,不慎將手機落在出租車上。發現手機丟失後,王女士立即撥打了自己的手機,司機接聽了電話,並稱會回到王女士下車的地方,把手機還給她。可是,王女士等了一個多小時也沒等到這位司機。再撥打自己的手機,卻處於關機狀態。王女士非常後悔自己沒有索要乘車發票,以至於手機無從找起。
19日,記者站在哈爾濱火車站下客停車場內觀察,出租車進站後,乘客結賬下車,很少有乘客索要乘車票據。對於索要票據一事,市民章先生告訴記者,抵達目的地後,只想拿著東西,交車費後下車,根本沒想到要票據,再說,要了也不能報銷。大多數乘客都持有和章先生一樣的態度,其實,養成一種良好的乘車習慣——下車要票據,即使物品遺落,也會很方便尋找。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乘客不索要發票,不僅僅丟失物品難以尋找,另一方面,出租車公司也常常因為要保管出租車司機上交的失物而耗費不少人力和物力。17日,記者打車時在司機張師傅的車後座上發現了兩瓶酸奶,張師傅無奈地告訴記者:『我昨天剛撿到一桶乳膠漆交給了公司,剛纔的乘客又落下了兩瓶酸奶。』張師傅告訴記者,他三天兩頭撿到東西,包括鑰匙、文件袋等等零碎的物件。因為乘客下車時一般不索要票據,因此,撿到東西後,除非物品上有個人聯系信息,否則的話,只要乘客不來認領,就很難找到失主。
相關人士建議,為了避免物品或現金丟失後無法找回,乘客在下車時應該養成索要票據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