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農家"三變" 黑龍江省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會戰告捷
2008-08-21 08:57:1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馬兆全 張桂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1日訊 村容整潔,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基本目標。經過兩年多的新農村建設,大多數試點鄉村的村容鎮貌都發生了顯著變化。但是還有部分村屯,尤其是一些非試點村,環境依然很差。今夏,為改變這種狀況,一場『愛我家園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會戰』,在天藍草綠的龍江大地上展開了。日前記者下鄉采訪,深切地感受到,會戰開展一個多月來,無論是農村環境、村容村貌,還是農民生活方式、文明程度,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村屯環境面貌明顯改觀。在饒河縣,記者看到過去農村隨處可見的垃圾沒了,農家院裡亂糟糟的柴草垛不見了。該縣新農村辦的同志告訴記者,『這是全力開展四清的結果。』他所說的『四清』,指的是清理垃圾、清理柴草、清理糞便、清理路障。該縣在農村綜合環境整治會戰中,共清運垃圾2400餘噸,清草垛1360餘處,全縣村屯環境因此明顯改觀。

  省新農村辦常務副主任王建民告訴記者,此次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特點鮮明,就是各地紛紛結合實際尋找最佳的突破口。比如有的縣市以推廣新型清潔能源為主,加大戶用沼氣普及力度,大力發展秸稈燃氣、秸稈固化等生物質能源;有的積極推廣太陽能房捨和畜禽捨,促進農戶改灶、改廁、改圈,解決農村『幾把火』問題;有的以扶持農戶建設室內廁所為主,推進農村公廁建設,組織農民修建整固圈欄,杜絕禽畜亂跑,解決農村慣有的衛生死角問題;一些有條件的村屯,還著力建設畜禽分戶飼養小區,解決人畜混居問題。截至6月末,全省農村改圈1.3萬個、改廚1.4萬個、改廁0.6萬個;植樹150萬棵、新增綠地面積80萬畝。通過整治,農村道路平整乾淨了,農戶院落乾淨了,村莊公共場地衛生整潔了。不僅如此,環境整治還帶來了更多的收獲——

  農民生活方式明顯轉變。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甚至隨地大小便,這都是在農村常有的事,如今這樣的現象不僅少多了,還普遍出現了比誰家乾淨、比誰家生活習慣更科學的良好風氣。這些變化,緣於各地在『愛我家園』活動中,普遍把引導農民革除陋習、轉變落後的生活方式作為重要一環——靠教育,引導農民轉變觀念;靠活動,培養良好生活方式;靠榜樣,引領大家實現轉變;靠村規民約,規范生活方式。幾乎所有首批新農村建設試點村,都把轉變農民生活方式,作為《村規民約》的重要內容,強化對村民行為的規范。

  農村文明程度明顯提高。走進佳木斯市郊區西格木鄉平安村,村民們驕傲地告訴記者,如今我們村兒,是打麻將的少了,關心國家大事的多了;損害公物的少了,愛護環境的多了;鄰裡糾紛少了,團結互助的多了。原來,該村多年來一直堅持開展五好家庭、十星級文明戶、科技致富帶頭人及好媳婦、好公婆等創評活動,在這次整治活動中,他們則有針對性地圍繞提昇公眾行為的文明程度,進行宣傳教育,弘揚正氣新風。

  記者從省新農村辦了解到,為讓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從『一陣風』變為紮根農家的自覺行為、長期行動,這次我省『愛我家園』活動特別確立了『三改、三淨、五比、四不說』的目標,即改灶、改廁、改圈,道路淨、庭院淨、村莊淨,比院落、比廚房、比廁所、比畜禽捨、比被褥,不說髒話、不說粗話、不說迷信的話、不說傳謠的話。以具體而細致的要求,將涉及生產生活各個細微之處的農村面貌改造活動,變得有抓手、易操作、有實效。同時,注重在整治中突出重點部位,以點促線,以線帶面,點線面結合,分層次整體推進。

  尚志市作為第24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雪上項目的舉辦地,成為此次環境整治的一個重點。該市將新農村建設與大冬會比賽場地周邊村屯環境整治有機結合起來,舉全市之力完成規劃內村屯道路硬化2.26萬延長米的建設任務,還維修砂石路3.5萬延長米,修建石砌邊溝2.8萬延長米,新建鐵(木)柵欄56766延長米,新建衛生廁所500座,粉刷改造牆面2190平方米,植樹2.37萬棵,建設文化體育廣場2處。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