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天保』十年看林區 人工林富了林口人
2008-08-21 10:45:30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崔立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1日訊 在林口林業局局址,一座造型獨特的200萬畝人工林紀念發展中心向人們展示著這個局改造荒山的壯舉。200萬畝人工林究竟是個什麼概念?林業局的同志自豪地說:『在林區裡開車走上2小時,茫茫的林海還看不到頭呢!』

  林口人的自豪不是沒有道理。從建局以來,營林一直是林口林業局的主導產業。這裡從1970年起開展造林大會戰,營林面積曾經以每年10萬畝的速度遞增,多年堅持不懈,並於2003年在全國各林業局中率先實現人工林保存面積200萬畝。天保工程實施以來,他們開展了200萬畝森林資源結構優化示范工程。對於林口人來說,這200萬畝人工林既是寶貴的生態財富,也是他們用以改變生活、富民興企的資源支柱。而現在,讓林口人受益最大的是紅松林。

  在西北愣經營所的施業區,我們見到了正在紅松林中巡視的林場職工張逢群。從2004年起,張逢群通過競標承包了這片總面積570畝的紅松果林。按規定,管護區內的病蟲害防治和森林防火由他負責,每年他可以得到由林業局補貼的1千多元林木管護費。此外,在上繳林場相應費用後,采摘管護區內紅松結的果實是他現在主要的收入來源。張逢群告訴我們,天保工程實施前,他每個月的工資只有200元,還經常不能按時開支,承包紅松林後,靠采摘松果,每年的平均收入可達兩三萬元,如果趕上松果大豐收的年份,可以采摘3000多公斤,收入可達四五萬元。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天保』十年看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