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日訊 8月30日下午,記者驅車前往江北市政府方向查看公路大橋通行情況。從哈藥路上橋到市政府一段交通基本暢通。15時35分許,記者繞行到從市政府通往松北大道的江灣路時發現,雙向四車道的道路兩邊幾乎停滿了車。記者粗略統計在近1公裡的道路上至少停放了60餘輛車,其中大部分為私家車。15時50分許,記者從江灣路轉入松北大道。在江灣路與松北大道交口,執勤民警正在對兩輛准備駛往市區的大貨車勸返,要求他們走四環繞行進入市區。交警告訴記者『現在還不是最堵的時候,快點走吧,不然一會就得插翅膀飛過去了。』雖被告知還不是很堵,但記者進入松北大道發現,原本往市區的3排車道已經排滿了5排車,所有車輛只能一米一米地慢慢向前挪。部分不守規矩的車輛更是直接衝入路右側草地強行超車。僅僅在3分鍾的時間內,就有2輛出租車、1輛面包車和1輛公交車繞開路邊灌木衝入草坪強行並入前方車流中,強行並道使得道路擁堵加劇,早已被碾壓得狼狽不堪的草地上留下漫天灰塵。記者發現,由於長期被碾壓,大部分靠路邊的草坪已光禿無草,幾乎所有的摩托車和自行車都在草地內隨意穿行。記者抵達太陽島道口發現,短短4公裡左右的路程,足足走了近40分鍾。而就在此時,排在路口等信號的車流中突然發生追尾事故,附近執勤交警立即上前將兩車帶離現場,停在不影響通行的路段讓雙方協商處理。18時30分許,記者再次來到該路段,此時3排車道的道路內已經擠滿了6排車,只要一不小心就有刮碰的危險,而路邊草地更幾乎『名正言順』地變成了『第七車道』。
每小時接近2萬車流量
在太陽島路口,執勤的松北大隊外勤中隊中隊長謝威告訴記者,由於通行車輛日益增加,松北大道和公路大橋已經越發擁堵。特別是在7月至9月,每逢周末天氣一好就會有很多市民開車來江北游玩,私家車特別多;而夏天是結婚高峰期,來這邊公園拍照的也很多,加之位於呼蘭區的大學城,一到周末開車接送孩子的車輛特別多,而且7月、9月是畢業生離校和新生入學交替的繁忙期,很多家長不放心孩子都親自開車來接送子女。這樣一到周末公路大橋路段的車輛就比平常增加了好幾倍。目前,松北大道雙向車流量每小時已經接近2萬輛,每天在車流中都會有四五起車輛刮碰或者發生故障情況,為了及時疏導,交警每天從7時到20時不得不沿路死守,對路中事故、死車立即進行清理。即便如此,每到周末7時到11時從大橋往江北方向車流量大,十分擁堵;而14時到20時,則變為從北向南擁堵嚴重。為了盡量緩解擁堵情況,相關部門在這一路段內對大貨車施行了限時禁令,在禁行時段交警從大耿家轉盤開始沿路到附近對大貨車進行攔截,對其處罰之後要求原路返回,經由四環繞行進入哈爾濱市。對此,附近執勤民警也表示『如果相關部門能減免部分四環過路費,相信盡管要繞行40-50公裡,很多車輛也會選擇環路避開堵點。』
橋面下道逆行下橋隨意亂停
15時許,記者在公路大橋上橋口看到,友誼路和哈藥路方向駛來的車流在此匯合,使得上橋車行緩慢。而有些車輛還把該處變成了接送親友的站點,雖然很多都是即停即走,但仍會影響後方車輛行駛。而其間,在15時05分黑A69963號日產轎車在上橋口送人停車3分鍾,黑MD7677號三菱吉普在此等人10分鍾。記者在觀察中還發現有些外地人在此等車,詢問被告知:『客運站的人讓我們在這裡等車,15時30分班車就在這裡停』。在大橋下橋口往二環橋方向車道內,情況也是如此。15時35分,黑A57222號出租車路邊急停卸客,使得後方車流不得不集體剎車;15時40分黑R07333號轎車停車下客,在其後方行進的551路公交車急停變道,引來公交車後車輛的一片鳴笛;15時43分,黑AN8510號轎車在外側車道等人,造成後方車輛無法行使;15時50分,黑ABY478號轎車在下橋口處下人堵路。在記者觀察的20分鍾內,有超過20輛車在此處停車,每輛車堵路至少半分鍾。15時35分,由大慶開來的黑A80386號大客車停在行車道卸客,在輔道等客的出租車和摩托車紛紛衝過來拉客,使得下橋口一邊混亂。
16時50分許,記者從江北往市區方向駛上公路大橋看到,盡管都知道前方橋面往市區方向只有兩排車道,但匝道上仍排出了四隊車。緩慢駛上大橋後,部分駕駛人嫌車行速度過慢,竟越過雙實線將車開到對向車道超車或者逆行,使得橋面上原本向北3車道、向南2車道的設置完全顛倒過來。快到下橋匝道口附近時,見前方有交警又紛紛強行並回原車道,使得下橋匝道口處不時出現混亂局面。
大橋有傷難治實施定期檢測
如此的交通壓力,是否會對大橋本身安全產生影響?就此,記者采訪了哈爾濱市市政局道橋設計研究所有關專家。據專家介紹:短期來看大橋自身的安全沒有問題。但長期的超負荷運行,勢必會對大橋使用壽命造成影響。
據了解,松花江公路大橋於1983年5月10日動工修建,1986年8月30日竣工,歷時三年零四個月,是當時全國公路橋之最,也是解放後五十年來黑龍江省松花江流域上建設的第一座特大型永久性公路橋梁。其設計荷載為當時的超20荷載,設計交通流量為每小時4500臺次,但目前來看,實際流量已經幾乎翻了一倍。且現在,大橋的實際荷載已經超過了使用荷載,甚至可能已經超過了設計荷載。在超過設計荷載的情況下,如車輛能正常通行,橋梁自身受到的損害還較小,但越是堵車影響就越大,這必然會導致大橋使用壽命縮短。據專家介紹,對大橋自身安全影響最大的就是貨運車輛超載行為。正常車輛局部輪的作用承載壓力有限,對橋面影響不大;而超載車輛各輪壓力超過承載,也就會超過橋面荷載,對橋面破壞性極大。現在,已經運行了22年的公路大橋橋面上已有多處損傷,但要想全面維修至少需要封閉大橋2個月的時間,就目前來看完全沒有全面維修的可能性。為此,市政局道橋管理辦公室一直在對大橋進行定期觀察檢測,以保證橋梁運行安全。
對於松浦大橋建成後能否解決江南江北之間交通擁堵的問題,有關專家表示,交通壓力肯定會得到緩解,但大橋建成至少要2年的時間,而就現在哈爾濱市機動車增長速度來看,2年間至少還會增加10餘萬機動車,加上隨著江北的進一步開發,這使得江上只有兩座橋還不能完全滿足交通需求。而在硬件設施不足的情況下,治理大橋上下交通違法必然是緩解交通壓力的重要一環。
交警千方百計疏導車流
負責管理公路大橋橋面交通的顧鄉交警大隊大隊長劉英傑也告訴記者,公路大橋自從1986年9月通車以來,一直是哈爾濱市江南通往江北,乃至通往部分外縣的必經之路。而且近5年來,由於市政府的搬遷,松北地區的開發,每天橋上通行車輛已經達到超飽和狀態,大橋上幾乎無時無刻不處於交通高峰狀態。初步統計,僅白天大橋上的通行量就不下10萬臺次,周末更是擁堵嚴重。而造成大橋上交通擁堵的原因除客觀上車流量大之外,部分車輛在橋上和下橋口違法停車、發生交通事故和車輛突然故障也是主要因素。
目前,顧鄉大隊一中隊作為松花江公路大橋常駐交警中隊,24小時對橋上的交通進行疏導,移除交通事故現場等工作。據統計,橋面上發生事故只要延誤5分鍾就會引起1小時的擁堵,為確保順暢通行,交警在處理事故時,都改為對肇事車輛進行4輪定位,在橋面噴漆標志,然後立即拖走事故車輛,疏通道路,事後再處理事故。對故障車輛也采取軟牽引、硬牽引等方式處理,而對貨車、客車等無法拖走的車輛進行死看死守確保安全。對於江南上下橋口車輛隨意停靠的問題,交警部門也已開始不定時檢查取締,希望能減少因部分違法行為而引發的擁堵情況。鑒於目前白天由南向北車多,晚間由北向南的車輛多的現象,顧鄉一中隊民警還提出可否采用『可變式交通標線』的建議,即:從每日行車量中得到具體車流量數據,在道路中央設置一條公用車道,按車流量的多少,上下午分別由流量多的車使用該道,在空間、時間上確保交通井然有序。
交警部門建議:假日駕車出游的市民最好乘坐客運船只、公交車等交通工具出行,自駕游的也盡量選擇合乘,避免車流量增多帶來出行不便。而且自駕出游時不但要提前選好行車路線,也要在出行前檢查好車輛狀況,以免因車輛問題給出行帶來危險。而且,出行前要做好休息,駕車時要精力集中,避免在跟車時造成追尾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