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3日訊 大學生畢業參加工作後,是否還保留『乾部身份』?近日,一位網友在市政府網站上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記者從人事部門了解到,過去,各種材料中填寫簡歷時,多有『家庭出身』或『個人成分』一欄,上面填寫的多是『貧農』、『工人』、『乾部』等。隨著公務員考試錄用機制的出現,『家庭出身』或『個人成分』已退出歷史舞臺。
近日,一位署名為『畢業生』的網友在市政府網站中提出疑問:『我是2007年畢業的大學生,現在一事業單位工作,檔案放在市人纔市場,請問怎樣保留乾部身份?』市人事局回復:現在已不存在『乾部』身份問題,檔案放在人纔市場,仍保留統招畢業生身份,考進機關為公務員,考進事業單位為工作人員,實行聘用制。
市人事局一位負責人介紹,目前大學生的『乾部身份』已經沒有人再提起。2002年前,大中專統招學生畢業後自然獲得『乾部身份』,纔有資格進入政府機關或事業單位工作。因此,『乾部身份』成為進入政府機關的『准門檻』,是當時招聘的重要條件之一。擁有『乾部身份』的大學畢業生上班後,其工資標准、福利待遇、退休年齡等也都隨著『身份』的不同而不同。
2001年,國家取消了『吸收錄用乾部』相關政策。自2002年起,哈爾濱市開始陸續實行政府機關公務員、事業單位『逢進必考』,無論什麼身份,只要符合報考資格,能順利通過筆試、面試考核,就有資格成為公務員,擁有乾部編制。實行按職位招考後,大學生的『乾部身份』失去了原有的意義,所有人都是按崗位、按工作成效獲得報酬,而非按身份『拿工錢』。
隨著『乾部身份』的逐漸淡化,所謂的『身份』已跳出『唯家庭成分決定』,而變為『個人自我決定』,一般指個人的『職業身份』,『你目前主要是在做什麼』,可以是『學生、工人、農民』,或者『職業經理人、個體工商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