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八一農大迎來50華誕 成墾區農業人纔『孵化器』
2008-09-18 13:28:4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聞世宇 沈纔 宋佔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8日訊 日前,素有『墾區黃埔』美譽的八一農大迎來了五十華誕。半個世紀來,他們依托墾區和服務墾區,共培養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3萬餘名,培訓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6萬餘人次,直接擔任、間接合作經濟技術重大農業科技項目800多項,累計取得社會經濟效益300多億元。截至目前,墾區110多個農牧場近3000個基層生產經營管理部門有90%以上的技術骨乾、50%以上的中高層管理乾部,都是從八一農墾大學的校門走出來的,為墾區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橕。成為農墾現代化大農業創新人纔培養基地和科技研發基地。

  用現代科學技術武裝墾區,培養農業現代化建設人纔,是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始終堅持的辦學方向。2005年12月,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專家組,對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辦學情況進行實地調研後,認為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已經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並將其概括為『以八一農大精神育人,為墾區農業現代化服務』。

  為農業現代化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纔,是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的人纔培養定位。為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熱愛墾區、服務墾區,從入校之日起,學校就通過不同方式對大學生開展墾情教育,開展北大荒精神教育。為培養適應墾區現代化大農業生產實際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纔,學校多次選派優秀青年教師乾部到墾區農場掛職,積極組織力量編寫針對墾區現代化大農業生產的特色教材,並在墾區內建立了一大批教學實習實驗基地,使師生們都有機會親身接觸墾區、感受墾區、了解墾區。

  緊密圍繞黑龍江墾區生產實際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開展科技攻關,是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科研工作的基本方向,學校科研課題大多來自墾區生產實踐,都針對著墾區現代化大農業生產實際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學校取得的科研成果也大多首先在墾區內得到推廣和轉化,為墾區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橕,學校曾先後兩次獲得黑龍江省重大科技效益獎,兩次獲得黑龍江省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振興經濟獎。

  目前,黑龍江墾區農業生產中80%以上的應用技術出自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其中,秸稈還田技術、保護性施氮技術、化肥深施技術、作物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畜禽規范化養殖技術、動物重大疾病和傳染病防治技術等,已成為墾區農牧業生產的常規技術。以『三壟栽培』、『暗壟密』為標志的大豆生產技術與以『墾農18』為代表的高油大豆品種的選育推廣,為黑龍江墾區成為我國唯一能與美國大豆抗衡的大豆產區做出巨大貢獻。『九五』國家農業推廣重點項目『大豆三壟栽培技術』、在研的國家863計劃項目『大規模現代化農業數字化技術應用研究與開發』等,都充分顯示了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服務現代化大農業的科研特色。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