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火鹼刷出一次性消毒餐具 佳盟日康綠寶潔牌餐具上黑榜
2008-10-08 07:10:2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賈傑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8日訊   為牟取暴利,哈爾濱市一些黑心老板們竟用洗衣粉和火鹼當『消毒水』,用來清洗從餐館回收的消毒碗筷,然後送回餐館供消費者使用。今天,哈爾濱市工商局直屬第一分局執法人員將3家黑心『消毒』餐具生產加工點依法查處。

  餐具生產加工點現場,『日康』餐具,用污水撈出直接裝袋;『寶潔』餐具火鹼、洗衣粉並用;『佳盟』餐具蒼蠅飛舞殘羹滿地。

  7日,執法人員根據群眾舉報,依法對哈市嵩山路17號院內一車庫進行檢查。這間閑置的倉庫半掩著大門,四五名工人正加緊生產『消毒』碗筷。車庫內地面上擺著幾個塑料容器,泛黃的渾水裡泡著回收的碗筷,油花和飯粒浮在水中。工人用黑糊糊的抹布將濕碗擦乾後,用包裝機包上塑料膜。千餘套兩件套和四件套的『日康』牌消毒餐具已打包完畢,准備送往餐館。經查,該加工點無任何手續,屬黑加工點,執法人員當即將其查封。

  在會展家園23棟2門市的綠寶潔消毒餐具配送中心,現場加工消毒餐具的工作人員拿不出健康證和衛生證,還用火鹼和洗衣粉清洗餐具,有的工人直接用手將餐具裝進印有『專業消毒,衛生環保』的塑料袋裡。加工點遍地污水,衛生條件十分惡劣。

  位於會展家園33棟的哈爾濱市佳盟餐具清洗消毒配送站同樣無法提供經營許可,工人們稱壓根兒就不知道須持健康證纔能上崗。工人們告訴記者,她們用的『消毒水』就是洗衣粉和一些消毒液兌制的,『消毒』碗筷並未經過高溫消毒。現場檢查中,執法人員也未見到消毒櫃和烘乾機等設備。

  據衛生防疫部門介紹,用洗衣粉洗碗,對就餐者構成危害。洗衣粉內的活性劑、漂白劑、增艷劑等成分,對人體有傷害,不慎食用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中毒癥狀。而火鹼則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和腐蝕性,誤服可造成消化道灼傷、糜爛。

  執法人員當即責令『佳盟』和『寶潔』兩家加工點停業整改。


   A 『日康』餐具:污水撈出直接裝袋

  『沒有任何消毒設備,卻每天向市場供應數百套「消毒」餐具。』7日中午,哈市工商局直屬一分局執法人員根據群眾舉報,來到位於哈市嵩山路17號院內。進入大院內,就看見3名年輕女子圍坐在車庫裡的圓桌前,每人手裡拿著一塊抹布,用力地揉搓著裸放到桌上的筷子,隨後又赤手拿起一雙筷子,往寫有『飯店專用消毒筷』的紙袋裡盛裝,地上的白色塑料箱中已裝過半。

  一個只敞開半扇木門的車庫約有30多平方米,裡面堆滿了杯、碗、碟子等餐具,這些餐具均被放在塑料盆裡,未來得及清洗的碗筷上還沾著油漬。正在清洗餐具的四五名女工無視執法人員的進入,仍然繼續在泛著黃色泡沫的污水裡用手撈著餐具,身邊還放著使用完的洗衣粉空袋。在靠左側的牆下面,摞著10多箱已塑封成套的『一次性』消毒餐具。

  執法人員在現場看到,工人們洗碗用的清潔劑是洗衣粉,消毒櫃、烘乾機等設備一樣都沒有。加工『消毒』餐具程序非常簡單,只有兩個步驟:一是將帶有油污的餐具,用洗衣粉水洗乾淨,而後用清水衝一遍;二是用乾抹布將餐具逐一擦乾後,用手工裝進寫有『日康餐具消毒餐具配送服務中心』的包裝內,最後再用簡易封口機將其封好,裝入塑料箱中。

  檢查人員發現,該加工點沒有任何手續,作業人員也沒有健康證明。這樣加工『消毒』餐具已有半年時間。在為哈市各大飯店提供餐具的賬本上,上面清晰地記載著每天每家飯店使用多少套餐具,最多的一家一天能使用百餘套餐具,價格為二件套(一盤一碗)每套0.40元,四件套(盤、碗、水杯、小勺)0.60元。使用它們『消毒餐具』的飯店有166燒烤店、君來餐館等21家。

  由於『日康』餐具加工點非法經營消毒餐具,執法人員當即將其黑加工點依法予以查封,並責令其負責人到工商部門接受處理。


   B『寶潔』餐具:火鹼、洗衣粉並用

  檢查人員根據舉報來到位於南崗區會展家園23棟—2門市的一樓,順著臺階進入二樓,10多名工人正在熱火朝天赤手清洗著餐具,地面上污水橫流,讓人無處落腳。在清洗現場,一名女工正往泛著油膩泡沫的盆裡倒洗衣粉,她說這樣可以清洗更徹底些。經過清水洗、抹布擦後就被直接裝到了『一次性』消毒餐具裡。

  加工間內唯一的一臺消毒櫃裡面放著洗過的餐具,但櫃子內外落滿了蒼蠅。牆壁上掛著的多張送貨記錄本上顯示,使用該『消毒』餐具的飯店有上品軒、順福、滋味館、朱記等。五件套『消毒』餐具每套0.60元。在裡面的一辦公室內,堆放著7大編織袋雕牌洗衣粉,還有半編織袋火鹼。

  據現場工人們介紹,她們一天就能刷洗包裝千餘套餐具,這些餐具都是老板從各大餐館回收來的,餐具很髒,有的還有霉味。至於有無健康證,她們說根本沒聽說過這種證件,更不知道做清洗餐具的活,還要到醫院進行體檢。目前,她們只要把餐具刷完擦乾淨、包裝好即可。

  這家名為綠寶潔消毒餐具配送站的負責人講,為能將餐具清洗乾淨,必須用去污能力強的洗衣粉和火鹼,這樣纔能達到『乾淨』的效果。由於『寶潔』餐具加工點提供的手續不全,而且衛生條件差,被執法人員責令停止加工餐具,接受工商部門調查。


   C『佳盟』餐具:蒼蠅飛舞殘羹滿地

  位於會展家園33棟的哈爾濱市佳盟餐具清洗消毒配送站,一門市房內堆滿了破碎的碗筷和即將裝車運走的『一次性』餐具,幾塑料筐內裝著剛洗過的筷子,還在落地窗前晾曬,上面蒼蠅亂飛。在二樓加工車間內,多名工人正在穿著水靴赤手忙活著。地面的積水上,還漂浮著殘羹剩飯,讓人作嘔。

  在檢查過程中,執法人員發現,『佳盟』餐具加工點沒有消毒櫃和烘乾機等設備,工人們也拿不出健康證。而且該餐具配送站更提供不出衛生許可證。

  據執法人員介紹,餐具消毒——這一餐飲業最基本的要求,在哈市許多加工消毒餐具的加工點都遠未達到。用洗衣粉洗碗碟、一塊抹布使到底的現象非常嚴重。這些未經消毒的餐具都被當作『一次性消毒餐具』送到哈市各大餐館,對用餐者健康構成威脅。

  針對查處的多起違法加工消毒餐具案件,哈爾濱市工商部門提醒廣大消費者,正規消毒餐具的包裝上,一般都標有衛生許可證號和明確的公司名稱、廠址等信息,請消費者在外用餐時注意識別。

  目前,哈市工商部門還將對這3家違規企業做進一步調查處理。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