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記者赴長春"取經" 政府下"良藥"救長春站前
2008-10-09 09:37:31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劉濱竹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9日訊 長春的火車站站前廣場雖然比哈爾濱火車站站前廣場稍小一些,但是相比之下,一進廣場,卻給人留下截然不同的印象:這裡沒有人圍堵你,沒有人拉扯你的衣服在你耳邊不停地問『坐車嗎,住宿嗎』,也沒有撕心裂肺般的叫賣聲,更沒有因為搶客而破口大罵繼而大打出手的出租車司機……

  8日,記者專程趕赴長春,向長春市火車站站前廣場的管理者『取經』。對比自己家鄉的哈爾濱站前廣場,感覺到在管理等諸多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

  走訪:的哥指路讓人親切

  8日15時29分,記者隨著人流走出長春火車站。還沒有走出出站口,就看到出站口正對面有一塊寫有『出租車乘降站』藍底白字的大牌子,十分醒目。

  記者徑直來到『出租車乘降站』,旁邊還有一塊『乘出租車專用,非乘車者禁止通行』的大牌子,讓初來乍到的人一目了然。記者走到出租車通道前,一輛出租車緩緩停靠。記者表示不坐車只問路,司機沒有一絲不悅,更沒有一絲勉強,耐心地為記者指點道路。一種親切感油然而生。

  過去:雜人多了亂事就多

  300多輛『三車』(摩托車、人力車、殘疾人車)每天『突突突』地在站前廣場隨意亂行,抓都抓不過來;還有『二黑二拉』(黑旅店、黑車,拉旅客、拉乘客),整天投訴不斷;還有倒買倒賣各種票據、賣假古董的流動商販,小偷小摸也趁亂混跡其中。『雜人多了,亂事就多。』這些站前廣場曾有的頑疾至今還讓管理者記憶猶新。

  那時,站前管理單位名叫長春市火車站站前管理處,處級單位,享受差額撥款,主要負責市容衛生的管理,而諸如治安、交通等站前問題,只能是協調相關部門處理。作為管理部門,正常運轉的主要經費還要依靠罰款。為了經濟效益和罰款指標的完成,以罰代管聽之任之,由此付出的代價是管理的毫無成效,廣場的混亂依然。

  現在:良藥治理立竿見影

  火車站作為一個城市的門面,對城市經濟發展、社會生活和城市形象的影響舉足輕重。長春市政府也一直在尋找治療這個頑疾的良藥。

  2002年,長春市火車站站前管理處改名為長春市火車站站前地區管理局,仍是處級單位,下設了交通辦、治安辦、市容辦、客運出租車辦以及黨政綜合辦,並由差額撥款變為全額撥款。名頭改換,實質依然。在實際運作中,各個部門還是各自為政,各乾各的。作為一個處級單位,協調任何一個平級單位是那麼的力不從心。

  長春市政府始終對站前廣場的混亂現象沒有放棄。長春市火車站站前地區管理局局長助理孫志遠向記者介紹,2005年,長春市政府決定將長春市火車站站前地區管理局提昇為副局級單位,這在全省還是第一家,也是一種新的嘗試。同時,又進行了大手筆的體制改革:下設了站前治安分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分局等機構,站前治安分局局長兼任管理局的副局長。

  此外,治安分局的民警也是一警多能,既是治安警又是交通警。每個管理人員定片定崗定責,『在你管轄的這片兒,既要管好治安,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交通堵塞。』徹底打破了以往的職能交叉、責任不清、事權分離。各個部門變成了一家單位,協調順暢了,責權分清了,管理有序了,從最初地毯式的全面整頓,以及管理者大刀闊斧、六親不認的嚴懲,換來了從未有過的清靜和有序。在堅持不懈的管理下,站前廣場可以說徹底清靜了。

  級別提高了,素質提昇了,站前治理有了今非昔比的成效。長春市火車站站前地區管理局這一特殊的機構成立三年來,通過這一全新的管理模式,已實現了從嘗試、磨合到步入良性循環的運作中。作為鄰近的城市哈爾濱,是否值得反思和借鑒?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