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哈爾濱多路多橋提速北岸新時代 地鐵將通至江北
2008-10-28 14:25:27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夏德輝 李偉俏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建設中的松浦大橋
公路大橋承擔近80%越江交通量
呼蘭和松北間的『卡脖路』
松浦大橋南引橋C匝橋箱梁澆築 陳哲 攝

  東北網10月28日訊 擁有數百萬人口、跨江兩岸發展的大都市,只有一座松花江公路大橋具有通行能力——交通瓶頸阻礙哈爾濱市江北發展,這是不爭的事實。10月22日,哈爾濱市松浦大橋工程經過5個多月的緊張施工後,進入橋面部分梁施工階段。它標志著哈爾濱市又一條過江通道竣工在望。

  2004,隨著松北、呼蘭成為哈爾濱市兩個新區,哈爾濱市政府辦公地點搬到江北,過江交通開始被市民和專家學者頻頻提及。『連接江南江北已經納入到哈爾濱市總體規劃中,按照近期規劃,除了建設中的松浦大橋,明年還要啟動三環西橋的建設。近期規劃還有濱江橋及濱洲鐵路橋的重新修復建設,地鐵2號線和4號線的建設等,這幾座橋建設完成後將完全滿足江南江北的出行順暢。』哈爾濱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羅輯對記者說。

  『獨木橋』『卡脖路』將成過去

  劉先生在哈爾濱市政府某機關工作,哈爾濱市政府2004年搬到江北,車改時他買了一輛轎車。剛開始時,劉先生差不多都是7時30分左右出門,8時30分前肯定能到單位。但後來幾次公路大橋堵塞,讓他遲到了。『8時左右的公路大橋最擁堵,往往幾分鍾都挪不動一步。』劉先生說:『千軍萬馬都擠這一座「獨木橋」,不堵車纔怪呢。』後來,劉先生乾脆提前出門,避免塞車之苦。

  對於去松北區的車來說,過了公路大橋就是順暢的路途了。可如果去往呼蘭,那麼你還要經過一段被呼蘭和松北居民稱之為『卡脖路』的艱難路段。

  當地人所稱的『卡脖路』,在大耿家轉盤道去往呼蘭的方向,也就是濱洲鐵路跨線橋路段。因此橋屬拱形建築,當地人又叫它羅鍋橋。

 

  這段『卡脖路』長大約1200米,只有20米寬,是哈爾濱連接我省北部地區的重要通道,也是原202國道,現在松北區和呼蘭區之間的咽喉。兩頭的松北大道80米寬、利民大道100米寬,這段20米寬的路一下卡住了兩邊旺盛的車流。『因此這個路段交通事故頻發,傷亡人數較多。更重要的是,這座橋已成危橋,荷重通行只能荷載20噸,嚴重阻礙了北岸的經濟發展。』哈爾濱市呼蘭區建設局局長王明傑說。據介紹,松北、呼蘭兩區政府與哈爾濱市相關部門已經協調研究了新橋規劃設計、征地動遷、鐵路部門協調等相關問題,希望市政府將這一項目列入2008年哈爾濱市城市建設重點工程計劃。


 

  松浦大橋銜接兩岸路網

  22日,哈爾濱市松浦大橋工程經過5個多月的緊張基礎施工後,進入橋面部分梁施工的新階段。松浦大橋江心灘島第一孔40米連續梁已澆築完成。它標志著松浦大橋施工除在江中灘島、水上、水下和陸地全線展開外,已向空間、立體進行延伸,同時也標志著哈爾濱市市民將多了一條過江通道。

  『松浦大橋建成後不但可實現城區兩岸路網順暢銜接,還可改善哈爾濱市松花江兩岸交通不暢的局面,為松北區和呼蘭區的建設提供優良的交通條件,加速哈爾濱市江北區域經濟發展,還將實現江南建成區與黑大公路、哈伊公路、哈肇公路的連接,對完善國家和省乾線公路網、促進區域均衡發展以及沿江整體開發、增強過江交通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哈爾濱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羅輯說。

  據介紹,目前除了正在建設中的松浦大橋,馬上要啟動建設的三環西橋,位於群力至哈爾濱市政府路段;另外東江橋也要重新建設,道路加寬為4車道。近期規劃中對濱洲鐵路跨線橋的改造也有設想,就是將橋加寬,寬度與兩邊道路持平。呼蘭與松北之間的通道除了濱洲鐵路跨線橋,還准備在呼蘭河上建一座通道橋。明年四環橋通車,主要是分流外地車輛。

  多橋多路提速大江北時代

  記者在相關部門了解到,目前,為了緩解公路大橋的交通緊張狀況,環城高速路已經開始承擔大貨車的分流任務。但據統計,現在每天在環城高速路行駛的車輛不足萬輛,與相關部門統計基本通行能力10萬輛相差甚遠。

  哈工大交通研究所所長裴玉龍教授認為,如果每天能有10萬輛外地車通過環城高速路,不僅可以大大提高環城路的利用率,還可以有效地緩解市區內的交通壓力。『目前的問題是,誰來解決環城高速收費高的問題。』

  據了解,目前,哈爾濱越江交通設施主要有三處:松花江公路大橋、濱北公鐵兩用橋和濱洲鐵路橋。其中,濱北橋橋面較窄,通行能力有限,承擔的交通量也很小;松花江公路大橋承擔近80%的越江交通量,高峰時交通壓力很大。根據城市總體規劃,遠期高峰時越江交通量將提高8倍。

  羅輯說,對於跨江大橋的建設,省及哈爾濱市十分重視。《哈爾濱市城市整體規劃(2006~2020)》已經省城鄉規劃委員會審查並以省政府名義上報國務院,規劃中將城市交通問題,尤其是江南與江北的交通問題列為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按照規劃,2020年越江通道共14條,其中鐵路3條,為濱北橋、濱洲橋、王萬聯絡線跨江大橋;軌道交通2條,為軌道交通2號和4號線;機動車越江設施3座,為哈西四環路大橋、松花江公路大橋、濱北公鐵兩用橋;規劃6條,為三環路西江橋、經緯街隧道、二十道街江橋、紅旗大街江橋、三環路東江橋、下戰備碼頭四環路大橋。軌道和橋隧構建的交通格局將使兩岸往來更加迅捷。

  呼蘭區委書記劉世勛

  跨江發展,兩岸繁榮的瓶頸就是路的問題。江北開發,兩岸繁榮,過江交通是基礎。

  開發江北兩岸繁榮應該全市統籌安排基礎設施重點工程項目,政府指導,統一規劃,集中財力解決主要制約問題。為了江北開發和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應該首先解決交通障礙和安全隱患。

  松北區委書記王鏡銘

  路通纔能視野通、觀念通,從而形成信息流、財富流。

  影響松北區發展的瓶頸是交通,特別是在東江橋封閉後,南北交通不暢的問題已經越來越突出。不僅開發建設受到影響,就連松北區農民過江賣菜也成了一大難事。因此,西三環跨江大橋早日啟動建設應是題中應有之意。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