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9日訊 10月17日至20日,七臺河市委書記杜吉明利用3天多時間,深入到七臺河市最偏遠的宏偉鎮峻山村等23個村進行調查研究,就農業農村現狀、存在的問題、農民的願望等與農民傾心交流。
下基層情為民所系
一到宏偉鎮峻山村,杜吉明就對支部書記楊昇說,『行李我們自己帶了,你就找戶寬敞點的人家,有個熱乎炕,吃點農家飯就行。』
當晚,杜吉明住到村民蘇文有家裡,『住村民家裡,就是想聽聽農民的心裡話,了解實情。』白菜片炒辣椒、蘿卜湯、小咸菜、大米飯,杜吉明和蘇文有一家人一起吃得津津有味。調查結束臨走時,杜吉明交了300元伙食費。
以蘇文有家為根據地,杜吉明共走訪了23個行政村,接觸了300多名村民和村乾部,對農村的生產、生活情況有了比較全面的把握,特別是對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有了一些針對性的思考。
解難題權為民所用
峻山村沒有文化廣場,村裡的路也不好,杜吉明找來市交通局負責人,叮囑交通局要無償幫助村裡修路、建廣場、安路燈,讓農民有一個休閑娛樂的場所。23日,市園林部門派技術人員來到峻山村,幫助規劃設計建苗圃事宜,為明年村屯綠化做准備。
前山村由於歷史遺留的資源問題沒得到解決,壓得該村在新農村建設中步履維艱。杜吉明了解情況後,立即與七煤集團公司電話溝通,請求幫助解決煤炭資源問題。得到支持後,又立即責成茄子河區具體協調辦理,盡快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讓前山村甩掉包袱,輕松發展。
他還協調信用社、茄子河區等部門、單位,幫助三河村協調解決了黃牛養殖戶貸款難,幫助宏偉鎮中小學生解決了寄宿難等問題。
出思路利為民所謀
三中全會精神學得咋樣、如何實現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富裕勞動力怎麼轉移、基層組織如何加強等,都是與農民交流的話題。
20日上午,結束村屯調查後,杜吉明聽取了鎮黨委書記李剛的匯報。
杜吉明評價說,你們鎮在推進規模農業、特色農業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湧現出了前山村、英山村等新農村建設的好典型。但是,調查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農村集體經濟薄弱,教育等公益事業建設還滿足不了百姓的需要,土地流轉不規范、期限短、規模小等,這些問題要認真研究,盡快拿出解決辦法。
他說,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結合本地實際,不斷加大農村改革創新力度,不斷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這是根本所在。對於這個大問題,各級領導乾部都要深入研究,想實招、辦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