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3日訊 今天出版的《黑龍江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全文如下:
對口支援四川劍閣縣災後重建,是黨中央、國務院交給我們的一個重大的政治任務,也是黑龍江3800萬人民向災區人民獻上一份愛心的重要渠道,更是我省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體現以人為本理念的必然要求。盡管黑龍江還是一個欠發達的省份,但我們要以『重大義、顧大局、獻大愛』的精神,把黨中央國務院交給我們的任務很好地肩負起來,努力完成對口援建任務。
劍閣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全國文化先進縣。但突如其來的『5·12』特大地震,使這裡頃刻之間山河破碎,房屋倒塌,道路中斷,痛失親人,十多萬群眾無家可歸,人民群眾幾十年創造的成果毀於一旦。黨中央、國務院作出黑龍江省對口支援四川劍閣縣災後重建的決定後,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高度重視,精心部署,迅速行動,遵循『以人為本,統籌規劃,項目援建,經濟協作,機制創新』的基本思路,按照『救急、救民、救災,推進協調發展』的總要求,積極推進援建工作向縱深發展。前線指揮部和所有參與援建的同志克服了炎熱、潮濕、水土不服、蚊蟲叮咬、生活差異等方面困難,迅速開展工作,而且取得了明顯成效,贏得了當地乾部群眾的尊重。(下轉第二版)
重大義,顧大局,獻大愛,是深植於每一個龍江兒女心中的優秀品格。實施對口援建期間,我省廣大乾部群眾,積極捐款捐物,獻計出力,一筆筆善款、一批批物資,源源不斷湧向劍閣,展示了黑龍江人良好的精神風貌,
下一步工作,我們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實際出發,堅持辦快、辦實、辦好和求實、務實、做實,要不圖虛名,不搞花架子,不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一切從實際出發,把握好與當地黨委、政府的關系,虛心聽取當地有關部門的意見和建議,把實事辦好,把好事辦實,把黑龍江人民對四川災區人民,對劍閣人民的濃厚情意傳遞到四川,送到劍閣。
在這場自然災害面前,四川人民表現出了不怕困難、自強不息、百折不撓、莊嚴不屈、奮斗不止的抗震精神,表現出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團結協作精神。對口援建劍閣,使我們有了更多機會了解四川人民,更好地向四川人民學習。我們要把四川人民形成的這種偉大的抗震精神和黑龍江人民創造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北大荒精神、闖關東精神更好地結合起來,使其成為推動我們兩省以及劍閣縣、廣元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