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本網特稿]黑龍江援助四川劍閣推進農民住房建設
2008-11-05 16:25:46 來源:東北網  作者:顧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5日訊 題:構築『六位一體』幫建體系推進農民住房建設

  東北網記者 顧碩

  編者按:2008年5月12日,一個注定被永遠載入史冊的日子!那一刻,晴天霹靂,地動山搖,數萬人被埋入廢墟,美麗的家園變得支離破碎。這場突如其來的特大災難,嚴重波及歷史文化大縣劍閣,造成房屋毀損,人員傷亡。劍閣的特大災情,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關注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援。6月13日中央會議確定,黑龍江省對口支援四川省劍閣縣災後重建。三個月來,黑龍江省按照上級要求,結合劍閣縣災後重建的實際,探索創新,形成了一套符合援建工作實際的思路、機制,有力地推動了援建工作的開展。

  地震發生後,劍閣縣被毀房屋85.7萬間,67.5萬居民全面受災。盡早讓百姓住進新居,重建家園無疑成了所有省市援建的重點工作。

黑龍江省援建指揮部向劍閣縣農村居民發放安置過渡房補助資金
  為了讓百姓在新家裡住的更安心,我省建設系統和省農墾總局、省森工總局抽調了24名中青年業務骨乾組成技術指導組,第一時間趕到前線指導災民自建房。這也是全國18個對口援建省市中唯一的一支自建房技術指導小組。

  黑龍江派24名房屋技術指導專家進駐劍閣

  地震之後,老百姓房屋倒塌的面積很多,好多的農民需要把房子蓋起來,但是農民手裡缺的是技術,不知道震後如何蓋一個安全的房子。了解到此情況,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想災民之所想,及災民之所及,馬上組織24名專家進駐到鄉鎮、村、農民的建築工地,面對面,手把手教他們如何蓋好房子。

  24名隊員分成12個小組,分別奔赴劍閣縣57個鄉鎮開展技術指導工作,努力構建『六位一體』幫建體系,即:圖紙設計、技術指導、農民互助、結對幫扶、市場服務、資金保障。


 

  構築『六位一體』幫建體系推進農民住房建設

部分居民暫時住所
農民動手蓋房子
  24名專家對災民自建房施工中存在的選址不當、不按設計圖紙和國家相關規范和規程要求施工、材料選擇不合理等問題及時進行了糾正,消除了各種安全隱患,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同時也加快了災民自建房的工程進度。

  劍閣縣北廟鄉鄉長羅映波說:『在選址規劃和施工當中,黑龍江派出專家到實地進行點面式的指導。包括有幾戶質量出現問題,專家都及時做出方案,並給予糾正。現在房屋跟以前比更安全,更經濟實用。』

  針對各鄉鎮普遍存在的技術人員力量薄弱、對國家相關抗震設防技術規程掌握不足等問題,技術指導組對村領導、木工、瓦工、石匠等農民工匠開展災民自建住房技術培訓,房子蓋起來了,技術也留下來了,老百姓對今後的日子也更有信心了。

災民自建房
  馬上要過冬了,為了讓老百姓不在錢上犯愁,10月19號、20號,援建指揮部一次性撥付劍閣縣農村居民安置過渡房補助資金2374.2萬元,農村居民永久性重建補助資金8718.24萬元,共計11092.44萬元。劍閣縣城北鎮民主村村民劉發已經50多歲了,他激動的告訴記者:『50多年來從沒住過磚房,原來不敢想的事情在黑龍江人民的幫助下實現了。』


 

  記者手記:

  核心在自建,關鍵在幫建。在支援四川汶川地震後抗震救災工作中,黑龍江省積極探索建立災後農民自建住房幫建體系。

  按照國務院要求,從6月中旬開始,黑龍江省對四川省劍閣縣開展對口支援工作,在短短的時間裡,已經取得非常可喜的成果。

  『到了冬天,我們全家就能住進暖屋子裡了。』朴實的話語流露出劍閣百姓心中的喜悅。

  『房子蓋好了,我們要結合當地特點,開展生態旅游業。』十足的信心和對未來的憧憬預示著劍閣人民的明天會越來越好。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