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5日訊 題:構築『六位一體』幫建體系推進農民住房建設
東北網記者 顧碩
編者按:2008年5月12日,一個注定被永遠載入史冊的日子!那一刻,晴天霹靂,地動山搖,數萬人被埋入廢墟,美麗的家園變得支離破碎。這場突如其來的特大災難,嚴重波及歷史文化大縣劍閣,造成房屋毀損,人員傷亡。劍閣的特大災情,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關注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援。6月13日中央會議確定,黑龍江省對口支援四川省劍閣縣災後重建。三個月來,黑龍江省按照上級要求,結合劍閣縣災後重建的實際,探索創新,形成了一套符合援建工作實際的思路、機制,有力地推動了援建工作的開展。
地震發生後,劍閣縣被毀房屋85.7萬間,67.5萬居民全面受災。盡早讓百姓住進新居,重建家園無疑成了所有省市援建的重點工作。
![]() |
黑龍江省援建指揮部向劍閣縣農村居民發放安置過渡房補助資金 |
黑龍江派24名房屋技術指導專家進駐劍閣
地震之後,老百姓房屋倒塌的面積很多,好多的農民需要把房子蓋起來,但是農民手裡缺的是技術,不知道震後如何蓋一個安全的房子。了解到此情況,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想災民之所想,及災民之所及,馬上組織24名專家進駐到鄉鎮、村、農民的建築工地,面對面,手把手教他們如何蓋好房子。
24名隊員分成12個小組,分別奔赴劍閣縣57個鄉鎮開展技術指導工作,努力構建『六位一體』幫建體系,即:圖紙設計、技術指導、農民互助、結對幫扶、市場服務、資金保障。
構築『六位一體』幫建體系推進農民住房建設
![]() |
部分居民暫時住所 |
![]() |
農民動手蓋房子 |
劍閣縣北廟鄉鄉長羅映波說:『在選址規劃和施工當中,黑龍江派出專家到實地進行點面式的指導。包括有幾戶質量出現問題,專家都及時做出方案,並給予糾正。現在房屋跟以前比更安全,更經濟實用。』
針對各鄉鎮普遍存在的技術人員力量薄弱、對國家相關抗震設防技術規程掌握不足等問題,技術指導組對村領導、木工、瓦工、石匠等農民工匠開展災民自建住房技術培訓,房子蓋起來了,技術也留下來了,老百姓對今後的日子也更有信心了。
![]() |
災民自建房 |
記者手記:
核心在自建,關鍵在幫建。在支援四川汶川地震後抗震救災工作中,黑龍江省積極探索建立災後農民自建住房幫建體系。
按照國務院要求,從6月中旬開始,黑龍江省對四川省劍閣縣開展對口支援工作,在短短的時間裡,已經取得非常可喜的成果。
『到了冬天,我們全家就能住進暖屋子裡了。』朴實的話語流露出劍閣百姓心中的喜悅。
『房子蓋好了,我們要結合當地特點,開展生態旅游業。』十足的信心和對未來的憧憬預示著劍閣人民的明天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