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本網特稿]『80後』們援建前線充當主角
2008-11-07 15:06:31 來源:東北網  作者:顧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7日訊 題:『80後』們援建前線充當主角

  東北網記者 顧碩

  編者按:2008年5月12日,一個注定被永遠載入史冊的日子!那一刻,晴天霹靂,地動山搖,數萬人被埋入廢墟,美麗的家園變得支離破碎。這場突如其來的特大災難,嚴重波及歷史文化大縣劍閣,造成房屋毀損,人員傷亡。劍閣的特大災情,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關注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援。6月13日中央會議確定,黑龍江省對口支援四川省劍閣縣災後重建。三個月來,黑龍江省按照上級要求,結合劍閣縣災後重建的實際,探索創新,形成了一套符合援建工作實際的思路、機制,有力地推動了援建工作的開展。

  在我省對口援建隊伍中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的年齡是援建人員中最小的,社會經驗也是最少的,但他們卻擁有著無限的激情與奉獻精神,這就是我們的大學生志願者。

  來到劍閣絕不後悔

志願者住過的車庫
  『五天的車程,把我從黑龍江帶到了四川,作為一名志願者從此就沒有想家的理由,穿著印有志願者標志的衣服,雙腳貼近了劍閣的土地,那裡的人都會和你說幾句熱情的四川話,無論聽得懂與聽不懂……』

志願者楊琪在工作
  這是一篇來自黑龍江的大學生志願者在劍閣縣工作了半年後寫下的一篇日志。她叫楊琪,畢業於綏化學院。文章裡記錄了她從剛剛畢業的一名學生,成為一名援建志願者的心路歷程。當我看到楊琪時,我不敢相信,眼前這個瘦弱的小女孩就是坐了5天5夜的硬座火車,下車後都不會走路的志願者。當問到她有沒有覺得苦時,她低聲說:『肯定是不能跟家裡比,但是我不後悔,能來這裡她覺得很驕傲。』

  這裡的條件很艱苦,因為要住車庫,既要耐得住高溫,又要經得住蚊蟲叮咬,這對於土生土長的黑龍江人楊琪來說很不適應。用楊琪自己話說:『能來這裡很光榮,這是我一生值得回憶的事,用一年的時間做一生難忘的事情,值了。』

  每當楊琪懈怠的時候,都會用這句話激勵著自己.楊琪還有一個願望就是能夠留在劍閣工作。


 

  克服困難用心做事

  同楊琪一樣,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梁艷也是一名志願者。今年她剛剛考上研究生,卻毅然放棄了讀研的機會來到劍閣,來到這片需要她的土地上。

志願者梁艷在工作
  志願者梁艷對記者說:『從小到大,對於一個學生來說得到了許多社會和學校的支持,當看到一些地震圖片時,對心裡觸動非常大,覺得應該為災區做些什麼,即使能做的事情很少,也是自己用心去做的。』

  志願者們剛來的時候,餘震不斷,所有人都住在車庫裡,劍閣縣相關部門便為他們提供了必備的生活用品,因為志願者們遠離家鄉,單位同事們就像長輩一樣關心照顧他們,使他們在生活上無後顧之懮,工作上寬松一點,更好的投入工作。

  志願者們工作獲認可

  雖然生活上有太多的不適應,但是他們的工作成績卻贏得了當地單位領導的高度認可。同時,領導及同事也給予了志願者們最大的關心與關懷。

志願者的生活照片
  據了解,共青團黑龍江省委共招募了50名本科以上學歷的應屆大學畢業生,涉及醫療、教育、工程建築、機電、心理等多個專業學科,他們將在劍閣縣進行為期1年的抗震救災志願服務,協助當地團組織開展重建工作。在近半年的工作中,大學生們充分運用自己的學科知識,在劍閣縣的各個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現。


 

  記者手記

  在劍閣縣,像楊琪和梁艷這樣的志願者還很多,他們都一直勤勤懇懇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為劍閣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災難來臨,這些曾被貼上嬌慣、自我等標簽的『80後』們,毫不猶豫地扮演起奉獻、無私的角色,懷著滿腔熱血,第一時間投入到抗震救災中。

  因為,我們年輕,我們能行!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