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境外打工第一縣』海林遭遇勞務詐騙 千餘人被騙
2008-11-09 12:17:07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 崔立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林鳳春

  東北網11月9日訊  擁有44萬人口的海林市,有3.7萬朝鮮族人。這些年,海林市到韓國打工的朝鮮族人逐年增多,2005年1月,海林市被省政府命名為『黑龍江境外打工第一縣』。然而,隨著海林境外打工名聲的壯大,不法分子也將目光盯到這裡。今年4月,一名韓國詐騙者偽造文件,委托海林市『林海公司』在我國東北三省招募『赴韓就業』者,致使千餘中國人被騙,涉案金額達一千多萬元人民幣。

   媒體報道:海林市發生『赴韓國就業』騙案

案發後,『海林公司』門前沒有了往日的喧鬧。

  10月21日,有媒體發布消息稱,中國黑龍江省海林市發生『赴韓國就業』詐騙案,實施詐騙的是韓國人『A某』,受害中國人達千餘人。

  據報道,海林市政府稱,2006年4月,韓國人『A某』認識了海林市某勞務輸出公司代表、中國朝鮮族人『B某』。『A某』通過『B某』招募我國東北地區朝鮮族同胞『赴韓就業』,而後於今年4月前後以中國出差費和勞動部游說等名義,騙取巨額錢款。

  報道說,『A某』對『B某』說,『將從韓國勞動部獲取2000名赴韓人力的份額。』為了獲取信任,『A某』出示了以負責勞務輸出的中國商務部國際合作事務局名義的公文、釜山出入境管理事務所簽證發放認證、韓國勞動部公文以及與韓國S造船公司簽訂的業務合約等文件。事後,均被查明為偽造的假文件。

  報道稱,韓國警方已對『A某』采取了禁止出境措施,並計劃於近期對中國受害者代表展開調查。韓國警方表示:『截至目前,受害者人數已達790多人,損失規模為1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937萬元)。』

  韓國警方日前著手對此展開了全面調查。

  上述報道經《環球時報》轉載後,引起了中國民眾對此事件的廣泛關注。


   海林警方:詐騙案尚在偵查中

  10月31日,記者赴海林市對『赴韓國就業』詐騙案的相關情況進行調查采訪。

  徜徉在海林小城的街頭,街面上琳琅滿目的店鋪令人眼花繚亂,之所以有這樣的視覺效果,是因為店鋪牌匾上的文字都是中韓兩種文字對照書寫,有的牌匾甚至只有韓國文字,而沒有漢字。初到海林,便深刻地領略到了這座頗具朝鮮民族特色小城的魅力,也領略了這裡與韓國至深的親緣關系。

  海林市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海林全市僅有44萬人口,有3.7萬朝鮮族人,佔總人口的8%。在3.7萬朝鮮族人口中,與韓國有親緣關系的佔朝鮮族人口的11%。

  得益於親緣關系,自上個世紀90年代初,海林市赴韓國探親、打工漸成潮流。據有關部門的統計,1994年,海林市赴韓國勞務人員僅有400多人,到2007年底,已經發展到8900人,年收入4300多萬美元。

  對於『赴韓國就業』詐騙案,當地警方表示,該案處於偵查階段,『待案件偵結後會擇機向公眾公布』。

  據海林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案件引起了海林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該市還為此成立了專門的『工作組』,由兩名副縣長專門負責處理涉案的相關事宜,切實保護中國公民的合法權益。『就在上周四(10月23日)兩名副縣長還專程到韓國駐沈陽總領事館就與此案有關事宜進行溝通。』該負責人說。

  據記者了解,該案還得到了國際刑警組織、公安部、省公安廳的重視。目前,黑龍江省公安廳刑偵部門、黑龍江省公安廳出入境管理處和韓國駐沈陽總領事館三方正在國內對該案進行調查。並對有關嫌疑人采取了限制出入境措施。

   詐騙案有千餘人受害

  據海林市政府有關人員介紹,此案是韓國駐沈陽總領事館在受理了有關『韓國就業』詐騙的信訪後浮出水面的。據該人員透露,此次事件受害者人數達到1000多人,損失金額高達1400萬人民幣。受害者為籌集所謂的『就業手續費』和『韓國語學費』花費了巨額費用。

  據海林市處理該案工作組有關負責人介紹,韓國人『A某』制造假公文,虛擬自己是青瓦臺直屬戰略研究所所長,謊稱自己同韓國原執政黨人士關系甚密,並向人展示同這些人的合影照片等手段,騙取了中方勞務輸出公司的信任。

  記者了解到,媒體報道中關於『海林市某勞務輸出公司代表、中國朝鮮族人B某』,實際是海林市林海對外勞務服務有限公司(簡稱林海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林鳳春,而受害人均為該公司負責招募的『赴韓國就業』人員。涉及海林、哈爾濱、遼寧、吉林、上海等地的眾多中國公民。

  海林市政府有關人員說,『林鳳春也是被「A某」所欺騙,並為此付出慘重代價。』

  目前,韓國警方已將『A某』控制,另一同伙韓國人李某被中國警方抓獲。
  海林『赴韓就業』八成來自『林海公司』

  海林市許多人都認識林鳳春,提起他,人們都說他『是個好人』。然而,這起騙案把林鳳春以及林海公司的『一世英明給毀了』。

  11月6日中午,寒風中的林海公司沒有了往日的繁忙景象,辦公大廳裡,除了4名工作人員外只有記者一人,本來不大的辦公區顯得十分空曠。

  在林海公司辦公大廳,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林總不在公司,副總經理去了韓國。』

  該工作人員說,『這批赴韓國就業出現問題後,我們總經理就很少到公司上班了,有事都是他給公司打電話,我們也找不到他。』

  對於記者『這次事件對公司有沒有影響』的問話,該工作人員說,『能沒有影響麼!現在很少辦業務,出門都覺得抬不起頭來。』

  而知情人告訴記者,『現在林海公司根本就沒有業務可辦,除了配合警方和政府部門工作外,公司老總基本不上班,公司大廳裡的這幾名工作人員也只是守鋪的,否則,人家會以為都跑了呢!』

  知情人說,『過去林海公司可不是這個樣子,忙的時候整個一層樓都是人。』

  據海林市政府有關人員介紹,林海公司『在海林乃至全省』都有著良好的信譽,該人員說,『近年來,海林市以及周邊地區赴韓國的勞務人員百分之八十都是從林海公司輸出的,老林為海林市的對外勞務輸出曾做出過很大貢獻。』

  據介紹,今年58歲的林鳳春曾任海林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局長,在任時創辦了海林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勞務辦公室,開展對外勞務輸出工作。退休後,經有關部門批准,海林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勞務辦公室改制成立海林市林海對外勞務服務有限公司,林鳳春出任該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2003年9月,林海公司獲得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境外就業中介機構經營許可證》,成為我省獲得此許可證的32家勞務公司之一,林海公司成為黑龍江省東部地區對外勞務輸出企業的龍頭。

  據了解,多年來,林海公司與國內具有對外勞務經營許可證的國際公司合作,已經向韓國、日本、美國、洪都拉斯等國家外派勞務人員7600多人次。其中已前往韓國的勞務人員有3700多人次;向上述國家漁船、商船、客輪、油輪等外派勞務人員3900多人次。

  記者看到,在林海公司辦公大廳的顯眼處還擺著獲得的各種榮譽證書,其中,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稱號就是頒發給林鳳春的。

  『一丑遮百俊!』當地政府的一位官員說,『老林這家公司曾經是我們市的驕傲,當年全省獲得《境外就業中介機構經營許可證》勞務公司中縣級的僅此一家,海林市獲得「境外打工第一縣」的榮譽也有老林的一份功勞。』


 

  傳說『老林』給受騙者下跪

  3天前,海林火車站附近一家小旅店纔送走兩名哈爾濱市的受騙者,他們已經在此住了兩個多月。他們不願意給記者留下姓名,甚至於他們在此住店都沒有留下登記記錄。

  『我們一直在等消息,可是一直也沒有等來,當地政府承諾一定會圓滿解決好此事,林海公司分別給我們退回了10000元。我們相信政府,也相信林海公司能給我們處理好此事。』一位受騙者這樣說。

  據海林市政府一名官員說,事發後,當地政府積極做好受害人的善後和穩定工作,妥善解決受騙者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一邊積極幫助受騙者追討錢款,一邊幫助沒有就業出路的人員尋找就業途徑。『整個事件的善後工作處理得比較圓滿,沒有引起不良後果。有境外媒體報道,「部分受害者甚至自殺或引起家庭糾紛,逐步成為社會問題」是不真實的。』

  在海林采訪期間,記者沒能聯系到林鳳春總經理。據說,林海公司以及總經理林鳳春『處境十分難堪』,公司負責人一方面要積極做好受害人的安撫工作,一方面還得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盡快查清案情。目前,林本人也為此多方籌借了一筆數額不小的款項來償還受騙者,同時,當地政府也與林海公司一道通過合法途徑積極為上述受害人辦理出國勞務手續。

  『老林是個很善良的人,為人也很真誠。出事後,老林的積極態度和真誠也得到了受騙者的同情和諒解。』當地有人告訴記者,事發後,面對激動的受害人,老林曾經下跪表示,『傾家蕩產也要讓受害者滿意!』

  記者了解到,林海公司辦理赴韓國勞務年限一般為2至3年,總費用為1.5萬元至6萬元人民幣不等,其中包括辦證費、保險費、管理費、出國旅費、服務費、境外管理費等;履約保證金1至3萬元;辦理護照費、體檢費、健康證、公證費、培訓費、考試費、照相費等全部由個人承擔。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