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實施"代金券"式居家養老 資金短缺受惠范圍窄
2008-11-20 10:43:0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蘇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0日訊 近幾年來,我國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養老問題也日益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公立養老院床位不足、私人托老所良莠不齊,新型養老方式令人期待。目前,哈爾濱市開始嘗試一種新型的養老方式——代金券式居家養老。目前該養老方式已在哈爾濱市道裡區全面推廣。

  券購服務老年人認可

  家住哈爾濱市道裡區新陽辦事處安化北段社區的居民李金順老人家來了個叫張淑英的陌生人,她做飯,洗衣,擦玻璃,一個小時後,作為勞動報酬,張淑英獲得了十元錢的『代金券』。在街道辦事處,這種『代金券』可以兌換成為現金。

  張淑英是當地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隊的成員,通過為老人服務,她每月可增加近200元的收入。而像李金順這樣的孤寡老人,每月可從社區領取200元的『服務代金券』。

  根據哈爾濱市的相關文件,有償居家養老分成幾種不同的模式:城市『三無』老人、孤寡老人,政府每月給予200元的『代金券』,老人憑『代金券』向社區購買服務;家庭月人均收入在490元以下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政府每月給予150元『代金券』;低保特困老人、重點優撫對象、國家級勞動模范,政府每月給予100元『代金券』。對於有經濟支付能力,也有服務需求的其他各類60歲以上老年人,可以自費方式,由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提供低於市場價格的優惠服務,包括購物、配餐、送餐、家政服務、陪護健身、求醫問藥等。

  資金短缺受惠范圍太窄

  這種有償居家養老方式在實際實施過程中,由於資金上的原因,門檻也很高了。道裡區新陽辦事處是最早推行此種養老方式的地區之一,辦事處的吳主任介紹,剛開始的時候,轄區內有三四千名老人報名,經過篩選,22人符合要求,但因為資金短缺等原因,市裡又進一步提高了標准,最後只留了五個人,其中四人是200元全額,一人100元標准,錄取比例達到800:1。據了解,道裡區有101個社區,214位老人享受到這種待遇,平均一個社區只有2人。

  記者了解到,在道裡區新陽街道辦事處,居家養老服務隊共有7名工作人員,除了一名是專業理發的手藝人外,其餘人都是低保人員,他們通過照顧這些孤老每月可增加收入100多元。

  好事做大期待市場運作

  哈爾濱道裡區民政局老齡委辦公室的滕主任介紹說,代金券式居家養老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資金,而且隨著參加人員的增多,資金還要不斷地增加,這是關鍵難題;最好的方式是引進市場化運作,最終形成一個產業,既解決了老人養老問題,也減輕子女負擔,同時還幫助一部分無業人員實現就業,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的穩定發展。

  目前由於受到資金等條件限制,享受到居家有償養老的人數較少,如果以後資金充足了,門檻就可降低。參加的老人多了,區裡將設立專門的服務老年人的隊伍,完善法規制度,提高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到那時,自費購買服務的老人也會逐漸多起來。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