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4日訊 大多數消費者對『12315』熱線並不陌生,有不少消費者曾經撥打過這個熱線。你是否想了解『12315』熱線工作人員是如何接聽和解決消費者申訴和舉報呢?近日,記者在哈爾濱市『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指揮中心進行了現場體驗。
『12315』申訴舉報指揮中心設在道裡區新陽路哈市工商局14樓。走進指揮中心,正對門的牆上是一張巨大的『申訴維權流程示意圖』。8時30分,10多位接線員在連著電話的電腦旁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您好,「12315」投訴熱線,請講!』剛剛開通語音系統,一個電話就打了進來,接線員王天林立刻進入工作狀態。與此同時,電腦系統開始自動錄音,電腦屏幕上顯示出舉報人的電話號碼。『12315』申訴舉報指揮中心負責人辛棟說,如果舉報人要求電話號碼保密,他們會尊重消費者的要求,不記錄其電話號碼。
打進熱線的張先生諮詢,在批發市場買到『三無』計算器應如何維權。王天林回復說,可到就近轄區工商所投訴,要求商家退換產品。剛放下電話,王天林又接到劉女士的申訴電話,劉女士在南崗區一家手機店買了一部手機,用了不到一個月,壞了兩次,要求退貨。根據申訴單的處理流程,案件被轉到當地工商所處理。約兩個小時後,記者看到電腦屏幕上顯示,收到南崗工商部門的反饋信息:經調解,被投訴手機店同意退還劉女士全部手機款。
辛棟介紹說,中心每天平均接聽240多個電話,12名接線員每人約處理20多起案件。而在每年的『3·15』期間,每天的電話呼入量達四五百個。接線員接到消費者的申訴後,一般要在5個工作日內確定是否立案。不能在5個工作日內辦理的復雜案件,要向投訴者說明原因,可以延期到10個工作日。更復雜的案件經過領導審批後,可以在更長的時間內受理。對於一般的案件,接線員會根據不同的區域,於當天轉辦到縣(市、區)工商局,然後再轉到各工商所辦理。
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就有20多個申訴、舉報和諮詢的電話打進來。之後,記者也戴上耳機,充當了『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的一名臨時接線員。
第一個打進電話的是馬女士,她諮詢如何鑒定黃金首飾。在接線員秦洪亮的授意下,記者答復馬女士可到銀行等有關部門進行鑒定。隨後,李女士打進電話,稱她在某商場買的沙發出了問題,想退換。『按照相關規定,你首先應該與商家協商,協商不成發生消費糾紛,就到當地消協投訴……』半個多小時的時間,記者只接聽了4個電話,但已經是手忙腳亂,常常是忙著聽和記錄,卻忘了怎麼判斷分類,最關鍵的是有很多問題不知如何答復,必須由專業人員『護駕』。
采訪中,記者發現接線員手中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法規匯編》,已經被翻得破舊不堪。記者還了解到,很多消費者在來電投訴時,因為遇到糾紛事件不能解決,心裡非常不滿,而『12315』的接線員在幫助他們解決糾紛的同時,總是耐心地傾聽他們的訴說,甚至甘心做消費者的『出氣筒』。
在記者體驗的一天中,該中心共接聽了210個電話,其中諮詢電話157個,舉報電話33個,申訴電話2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