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5日訊 (邵雲凱 記者 杜筱) 近期,黑龍江省消費者協會接到不少老年人關於有人假借免費體檢等等名義變相賣藥的投訴。消協提示,這類活動的組織者對消費者尤其是老年人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有的行為已經構成欺詐。
72歲的郎大娘家住哈爾濱市道裡區安良社區,身體狀況不錯。今年10月20日按貼在小區的通知參加由中國老年醫學會為中老年人進行的健康普查及體檢活動,與其他50多位老年人均被檢查出心髒功能、血管狀況、血液狀況、微循環功能、人體運動系數這些指標都不同程度地與標准值有差距,還伴有心腦供血不足、腔梗、動脈硬化等病癥。緊接著醫生們開始向大家推薦由黑龍江省某藥業集團生產的黑加倫油軟膠囊,老人們紛紛掏錢購買。沒帶現錢的郎大娘決定用醫保卡買。兩位工作人員帶郎大娘來到了南崗某藥店,劃卡買藥支付藥費達1468元。但讓老人蹊蹺的是該藥店根本就不經銷這種藥,她買的藥品仍然是由活動的組織者提供的!而這麼多藥還沒等服用完就得有近一半過期。發覺上當的老人給活動組織者打電話要求退藥未果。無奈之下於11月初投訴到黑龍江省消協。省消協正式向中國老年醫學會和省健康學會查詢,答復是:他們從來沒有開展過這樣的活動。
目前,所謂的『免費疾病防治知識講座』、『免費體檢』等活動有蔓延趨勢。省消協認為,這類活動的組織者無固定經營場所且身份不明,他們僱用他人或者合謀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作虛假的現場演示和說明,無病說成有病、小病說成大病,故意設置購藥陷阱,其行為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有的行為已經構成欺詐。
為此,省消協提醒廣大老年消費者:一、免費體檢的真正目的是銷售藥品、保健品,並且經常會出現質次、價高的情況。二、不要盲目參加不明身份人員打著各種組織名義進行的免費體檢、免費講座等活動。如果確實想參加,一定要事先認真核實活動組織者的真實身份,打一個諮詢電話即可辨別真偽,避免上當受騙。三、弄清活動組織者的辦公地點或賣藥地點,保留好購貨憑證、宣傳單、體檢報告單和活動組織者的電話號碼等證據和情況,以便發現問題時能夠及時投訴、舉報和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