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7日訊 生活報26日刊發了《頸椎病『找』上中小學生》一文,為了使學生、家長和學校更加重視這一問題,本報『家長熱線』對哈市多所中小學校的100名中小學生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一年內反復多次出現頸椎酸痛的學生佔六成。
六成學生有早期癥狀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由於學業負擔較重,在有頸椎病早期癥狀的學生中,初高中學生所佔比例明顯高於小學生。初四女孩林靜說,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當她把頭往後仰時就會感到頸部有點疼,搖頭時頸部會發出嘎巴嘎巴的響聲。
對100名中小學生的調查顯示,每天學習12-15個小時的有63人。
據哈爾濱市兒童醫院的專家介紹,導致孩子出現頸椎酸痛癥狀的因素包括:伏案時間太久、坐姿不正確、書包太重。一個固定姿勢的保持時間不能超過一個小時,應該經常活動,如果低頭時間太久,肯定會影響到頸椎。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伏案一個小時不活動的學生佔49%。
高個學生頸椎病多發
學校課桌椅的高度和孩子身高不匹配也是導致學生出現頸椎病早期癥狀的原因之一。一位學生家長對記者說,他的兒子剛上小學四年級,身高已經有1.55米了,相比之下,學校的課桌椅顯得有點矮,他的兒子放學回家後經常會說頸部酸痛。這位家長說,如果學校課桌椅的高度能夠調整,或許孩子就不會出現頸部酸痛的情況了。
據哈爾濱市兒童醫院的專家介紹,前兩天該院一連接診了4例這樣的學生,他們大多是因為脖子僵硬、腰部酸痛而來就診的,並且普遍個子比較高。一名上小學四年級、身高1.60米的女孩總是覺得頸部不適,一開始以為是受涼了,到醫院檢查後纔發現頸椎關節有輕度改變。
專家指出,高個學生之所以患頸椎病的較多,主要是由於長期姿勢不良導致的,這不僅與學生平時的習慣有關,與學校的課桌椅普遍過小、過矮也有直接關系。現在的孩子個子普遍較高,可學校的課桌椅卻沒有太大變化。如果高個學生長期使用這樣的課桌椅,就會因姿勢不良而導致頸椎、脊柱變形,造成小關節紊亂,同時引起其他相關的並發癥,嚴重時甚至會引起脊柱側彎。
運動不當導致頸損傷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一些學生患頸椎病的原因來自不適當的運動。專家介紹,有些外傷是不容易引起人們注意的,例如:有些家長生氣時隨意擰孩子耳朵或用手打孩子頭部,孩子為了防御而急性扭頸,可能引起頸肌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嬰幼兒頸部肌肉尚不發達,如果抱孩子的姿勢不正確,極易造成嬰幼兒過伸性頸椎損傷;有些青少年在進行體育運動時不得要領或不重視運動前的准備活動,也可能造成頸損傷。
防止外傷是預防脊柱退行性病變的有效措施。一旦發生外傷,除治療軟組織損傷外,還要及時治療頸椎小關節錯位,以防止發展成為頸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