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專家『會診』哈市交通梗阻 道路疏堵建議列入計劃
2008-11-29 13:01:42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劉繼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核心提示

  縱橫交錯的哈市交通,像迷宮一樣讓行人和車輛迷失了方向……堵,堵,到處都是堵!有人說,交通問題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有人說,交通問題是一個復雜的城市管理問題;還有人說,交通問題是一道復雜的數學問題……但無論如何,交通問題對哈市的現在和未來來說,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東北網11月29日訊 28日,哈市交警部門組織相關專家對哈市交通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會診』。交警部門將集中專家提出的建議,聯合多部門將這些建議列入明年的道路改造實施計劃中,最大程度改變交通梗阻的現狀。

  建議1:

  將地鐵施工影響降至最低

  隨著哈市地鐵工程的進行,東大直街、西大直街部分路點、路段將陸續封閉,這將給哈市交通帶來很大影響,該如何讓地鐵施工給交通帶來的影響降至最低?

  哈爾濱市建委副主任吳向陽表示,修建地鐵是緩解交通擁堵的長效機制,尤其在北方寒地。地鐵施工期間勢必會給現有交通帶來影響,交警等相關部門可以在此期間提高施工地點外圍的道路疏解能力,來解決哈市中心區的交通壓力。例如西大直街封閉後,交警可對其周邊路段進行臨時科學規劃疏導。周邊路段通行能力增強,自然就吸引了施工地段的車流進入,這樣就可緩解中心區整體交通擁堵局面。

  建議2:

  設信號燈緩解環島擁堵

  哈市機動車以每天200輛的速度增長,由於機動車數量過大,哈市多條路段處於車輛飽和狀態,部分環島路段堵車嚴重。該如何有效治理哈市環島帶來的交通壓力?

  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學院劉景星說,環島的最大通行能力是每小時4000輛機動車,可現在哈市大部分環島每小時通車量達到了萬餘臺次,所以環島堵車也就不足為奇了。改變環島堵車現狀,要實地進行科學調研,因地制宜改造環島交通,例如增設信號燈、架設高架橋或拆除環島等措施。


 

  建議3:

  一個部門管理停車場

  機動車的增加也讓哈市停車難現象日益突出,越來越多的佔道停車、非法停車給哈市交通帶來了巨大的通行壓力。該如何解決停車難的問題呢?

  哈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羅輯說,由於目前哈市沒有出臺停車場地方性法規,造成審批標准不明確,經營管理混亂,收費標准不合理,規劃、建設滯後,車輛亂停亂放現象比較嚴重,很多商家自行設立停車場,但大多只建不管理,制約了哈爾濱市交通環境的進一步改善。

  羅輯建議,哈市盡快出臺相應的停車場地方性法規,由以前的多部門管理改為統一部門管理停車場。另外,還要調整哈市停車場的收費標准,應該讓路邊停車場價格高於地下或室內收費停車場價格,這樣就可以引導機動車進入室內停車場,減少路面停車,擴大路面通行能力。

  建議4:

  建天橋解決行人過街難

  哈市主乾道行人過街難已成為交通問題之一,如何開展有效的人行過街設施建設?

  專家認為,在車速比較快的進出城乾道及過街人流比較密集的內環路、二環路及兩軸道路上,都缺少行人過街設施,而設立過街天橋可有效緩解過街難的問題。但是,如果在距離信號燈較近的路段,就不宜再建設過街天橋,因為這樣既浪費成本,又不實用。

  還有的專家建議,可以根據國外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在路面較寬的中心區主乾道修建人行過街安全島,既節約成本,又可以方便行人過街,同時也可以抑制一些機動車的交通違法行為。

  建議5:

  較窄二三類街道單向行車

  目前,哈市大多數主乾道路都已無法拓寬改造,但周邊的二三類街道卻有很大的改造空間,一旦對二三類街道加以規劃利用,將大大提高中心區交通能力。

  專家認為,下一步,哈市有關部門應該聯合起來對二三類街道進行科學調研、重新規劃,對路面較寬的二三類街道進行雙向通車設置,對路面較窄的二三類街道進行單向通車設置。還可以在二三類街道增設路邊停車泊位,方便市民停車。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