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電子垃圾不當拆解成為都市污染新罪魁
2008-12-10 08:53:50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網哈爾濱12月3日專電(記者呼濤)科技進步、電子產品更新加速,已然催生出一個游走在城市大街小巷的電子垃圾拆解『大軍』。隨著錘砸火燒,鉛、鎘、汞、聚氯乙烯塑料、溴化二惡英……這些讓人避之不及的重金屬、特殊污染物已悄然藏身於你我身邊,電子垃圾不當拆解正成為都市污染的新罪魁。

  電子時代催生『新職業』

  在哈爾濱市的開發區裡,專收廢舊電子產品的老劉很是與眾不同。這個開著小貨車,揣著手機的中年人出入各大公司辦公樓和居民區,不用敲打著破桶沿街吆喝,他會遞上一張名片——專業高價收購電子產品。隨著電子產品在家庭和辦公室的普及和更新提速,一個新職業被催生出來。

  同其他騎著三輪車走街串巷吆喝的廢品收購者不同,老劉印制了名片分發給各個公司的辦公室。每次手機聯系後,老劉總會美滋滋地開上他的小貨車上門服務,拉回的也總是淘汰下來的廢舊打印機、電腦、空調、洗衣機等大宗『值錢貨』。

  在老客戶和熟人面前,他也會表現出自己與沿街吆喝的『同行』不一樣,『他們收的是廢報紙、空水瓶,咋看也是垃圾。我們收的都是高檔次的電子貨,有「下家」等著拿貨呢!』

  『高價回收廢舊手機、硒鼓、墨盒、MP3。』手持小廣告的小商販總是很多城市的過街天橋、高校和電子城的『風景』;『高價回收冰箱、洗衣機、家用電器』的吆喝聲則時常打破居民小區的寂靜。這些用過的東西不就是垃圾嗎?值得『高價』收購嗎?面對路人的好奇,商販們通常是諱莫如深地微微一笑並不作答。

  電子拆解專業隊遭遇『游擊隊』

  在我國很多城市,劇增的電子廢棄物『資源』已然成就了一個產業鏈條和相關職業。在收購-初步拆解-轉運-精細拆解的完整產業鏈條上,游擊隊式的家庭作坊和新興的專業拆解企業迎面相遇。爭奪電子廢物的大蛋糕時,『錘砸火燒』的游擊隊和專業隊誰為勝者?

  在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游走著人數不少的舊家電收購『大軍』,他們以數十元或一兩百元的價格回收家電後送到小作坊。在這裡,『錘砸火燒』的19世紀處理手段被用到21世紀的電子產品上:在野蠻拆解後,酸浸、火燒,廢液橫流,不做任何處理直接流入排水管線或流淌在地上,一些難以提煉的貴重金屬和有毒有害物質則被混入生活垃圾倒掉……

  游擊隊式的家庭作坊對電子垃圾處理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流程』:第一步是分類,收購人員在對各種電子產品進行簡單維修後轉銷流入農村;第二步就是『純手工』拆解,很多工人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用螺絲刀、錘子等簡易工具,把電器分拆成塑料、金屬、電路板、電線等,有時為了拆下金、銀、銅等部件,就簡單粗暴地一砸了之。

  在如此野蠻且沒有遮蓋物的拆解中,酸浸、火燒等原始手段被毫無顧忌地使用:為了獲得電線中間的銅等金屬,就索性燒電線,有毒、有味的氣體隨之擴散到附近的居民區;烘烤電路板、焚燒垃圾等產生的大量有害氣體和懸浮物,威脅著工人的健康;電腦顯示器屏幕被敲碎、塑料被焚燒,金屬被酸浸,鉛、鎘、溴化二惡英等有害物質流入空氣、土壤,危險廢棄物因隨意丟棄而擴散……

  哈爾濱群勤環保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馮勝說,電子廢物拆解是一個非常專業化的產業,需要有資質的企業進行專業化操作,要利用專業設備進行。其中,危險廢棄物經過拆解後,再經過相關部門備案,被交送到有資質的監管部門,有效部件則得到更為精細化分類和重新利用。

  在這一哈爾濱首家專業電子廢棄物拆解企業,工作人員利用設備將廢棄的電腦、電視機、電話機、打印機等電子廢棄物拆解。記者在操作車間看到,工人將封閉的電腦顯示屏放置在玻璃罩封閉的加工臺上,設備自動將玻璃屏幕割下後,工人用類似『吸塵器』的工具將屏幕內的黑色粉末狀物質吸掉,然後將玻璃和金屬部分分離。

  哈爾濱市環保局還專門為企業下發了『電子廢物集中收集處置轉運單』,在產生廢棄物的單位、處置單位和環保部門三個環節進行聯動『備案』以進行監督。

  珍視環境從慎對『垃圾』起步

  隨著工業化和科技的發展,人們的消費結構發生變化,從而導致電子廢物數量激增。我國是全球家電和電子電器產品生產和消費大國,生活、辦公使用的大量電子電器產品已經進入更新高峰期。如何處置這些身邊的『現代化垃圾』,關系到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健康和環境安全。

  記者從哈爾濱市固廢輻射管理中心獲悉,僅在哈爾濱全市每年就產生8000餘噸電子廢棄物,回收、處置領域卻仍處於由城市向農村淘汰或家庭作坊式拆解的低端處置階段,尚未形成規模化、產業化鏈條。與大量貴重金屬、有用材質得不到有效回收相伴的是危險廢棄物和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擴散。

  馮勝說,專業化電子廢物處置企業除上門收購,還會對個人和企業原來的電子廢物堆積場進行衛生清潔和無害化處理,並對專業的電子廢物保管提供建議。目前,哈爾濱鍋爐廠等『三大動力』企業和很多居民都主動與廢物處置企業建立聯系,要求上門收購。企業還在爭取與從事電子廢物收購的小收購站和個人建立聯系,在不擠佔他們利益空間的前提下開展合作協助收購。

  馮勝說,一項節約資源惠及環境和公眾健康安全的事業,在起步階段更需要公眾環保意識的覺醒和支持。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