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4日訊 『為什麼到社區辦事就這麼難?一張簡單的證明竟讓我在香坊、南崗兩個區來回跑了三趟。』近日,李女士向本報記者反映,由於社區工作人員業務不熟,為社區居民帶來麻煩。
規定不同?證明材料要夫妻合影
據李女士介紹,今年9月,李女士懷孕了,本來是好事,一家人都沈浸在迎接新生命到來的喜悅中。李女士戶口所在地道外區沿江社區告訴她,必須辦理母子健康手冊纔能到醫院做孕期的階段檢查,辦理手冊的程序十分簡單,攜帶新生兒將要落戶的父母一方戶口、結婚證及夫妻雙方的身份證就可以到戶口所在社區開具證明,然後攜帶證明到社區醫院登記後,就可到所在區的婦幼保健院檢查身體,該婦幼保健院根據檢查結果為孕婦辦理母子健康手冊。
11月24日10時,李女士拿著丈夫的戶口、一張結婚證和兩人的身份證到丈夫戶口所在地的焊接社區辦理母子健康證的證明材料,社區主任看過這些手續後告訴李女士,她沒有攜帶本人的戶口,同時缺少一張結婚證,所以社區不能為她出具證明。李女士離開社區後,回到道外區的娘家,取回了自己的戶口,又回到香坊區取回了另一本結婚證。下午2時,李女士再次來到社區,社區主任檢查過這些證件,讓工作人員記錄下李女士的懷孕時間和預產期,並交給她一張《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表格,要求李女士將此表格復印兩張,三張表格必須都要蓋上李女士與其丈夫工作單位的公章,貼上兩人的合影,再拿著表格到該社區蓋章,並在夫妻雙方簽名處寫明『響應國家號召,一對夫妻只生一個孩兒』的誓詞,社區纔會為她出具母子健康證的證明材料。當時,李女士看著表格愣了,難道道外區與南崗區兩個社區的規定不同?沿江社區工作人員說,開具證明的程序很簡單,只是一張紙,社區工作人員在上面填寫戶口的地址和孕婦的姓名,可按照焊接社區的規定,丈夫單位蓋章需要一天、李女士單位蓋章需要一天,最後再到社區蓋章,這樣算來至少需要三天的時間。但是看著社區主任堅定的態度,李女士認為,也許每一個社區的規定不同,而社區主任執意表示,只有夫妻雙方單位在表格上蓋章後,該社區纔能出具證明。
『工作失誤』讓孕婦跑冤枉路
當天晚上,李女士的丈夫下班後,兩人在家附近找了近一個小時纔找到一家照相館,匆匆地照了合影。第二天,丈夫拿著填好的三張表格到單位去蓋章了。一個小時後,丈夫打來電話說,單位說,李女士的表格拿錯了,孩子尚未出生怎麼辦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呢?而且辦理母子健康證明不需要單位蓋章。李女士再次來到焊接社區,說明情況後,社區主任恍然大悟地說:『我們工作失誤了,社區工作正在交接中,我們業務不熟練,昨天負責計生的主任又沒在辦公室,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辦理。』李女士反問道:『你們可以說「不知道」,或者向相關社區諮詢,但是為什麼給我一張錯誤的表格,如果在這期間我發生意外,你們能負責嗎?』社區主任沈默不作聲。
社區工作人員重新了解情況後,只花了10分鍾就為李女士辦好了證明材料,隨後李女士順利地到社區醫院、區婦幼保健院辦理了母子健康證。
李女士十分不高興地對記者說:『社區主任一句「不知道」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為了一張只需10分鍾就能辦理的證明,把我折騰得夠嗆,跑了三趟社區、打車花了百元交通費不說,在這期間身體出點狀況誰來負責,再說社區怎能把老百姓的事當成兒戲,社區是為居民服務的,業務不精通怎能做好一名合格的社區主任?』本報記者周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