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怪病扼住男子生命的『咽喉』尚無有效治療法
2008-12-14 13:11:22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王萌 興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4日訊 10月28日,記者頂著寒風來到肇東市西南部的偏遠鄉鎮躍進鄉。9時許,天空下起了小雪,在鄉民政助理杜俊青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陸鳳江家。走進低矮的屋裡,看見炕上躺著一個40歲左右的男人。見記者進來他想要說話,可一口痰突然湧上他的喉嚨。憋了半天,他纔將這口痰吐了出來。要不是親眼所見,真不能相信眼前這個漢子是一個得了怪病的患者。因為,除了說話時能聽出他有一些氣喘外,真的難以看出他與平常人有什麼不同。

  下了公路,抬眼望去,一個幾十戶人家的小屯映入眼簾。在杜俊青的引領下,記者來到了屯中間路北的一個比較破落的小院,土牆圍著的小院裡堆著還沒有脫粒的玉米,兩間土房耷拉著檐頭,低沈地迎接著客人。記者一行人的突然到來,讓一只小黑狗不住地狂叫。小狗的叫聲驚動了主人,開門的是一位40多歲的婦女,面色黝黑,臉上布滿了懮愁。杜助理向記者介紹,她就是陸鳳江的妻子高淑芳。

  『這個病可把我們家害苦了,全國纔幾十例,沒有這病的人想得也得不了,有這病的人想治也治不好,我們家算是中了「頭彩」。』高淑芳一家人三年間經歷的苦難與艱辛,讓人聽來心情沈重。

  發病嚴重幾分鍾就會死亡

  2007年5月14日,在山東省濰坊市哮喘病醫院呼吸科的病房裡,從黑龍江省肇東市前來就醫的患者陸鳳江和妻子高淑芳正用期盼的眼神注視著主治醫師胡兆秋。胡兆秋看完陸鳳江的病理片子後神情凝重地說:『病人患的是軟骨炎,俗稱喉間軟骨塌陷。發病嚴重的話,可以使病人在幾分鍾之內因呼吸不暢窒息而死。這種病在全國也只有幾十例,我們醫院從建院以來只接治過四例,而且都沒有你這麼嚴重。這種病目前只有一種療法,那就是在喉管處換一個支架,而且手術過程非常復雜,效果好壞要觀察一段時間後纔能確定。換一個人工呼吸支架需要十幾萬元,並且術後要長期服用抗排斥藥物,每天服藥就要花去150元左右,前期費用需要20萬元左右。』

  一席話說得陸鳳江夫妻目瞪口呆,別說是20萬元,就是這次到濰坊來治病的3000元錢還是屯裡人幫助湊的。20萬元對陸家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高淑芳聽完趴在陸鳳江身上淚水橫流,她喃喃地說:『天呀!你就是這個命了,一年多來我們為了治病已經欠了5萬元債,現在該借的也都借到了,該求的也都求到了,還到哪兒去弄錢呀!?看來你只有等死了……』

  夫妻倆在病房裡相對哭泣,站在一旁的胡大夫也不禁潸然落淚。他忙上前扶起高淑芳說:『你們可以回去,藥物我們長期提供,我可以和院長研究,對你們的藥費免去20%。一旦有適合的治療方案,我們會及時通知你們。』2007年5月16日,陸鳳江兩口子坐上了北上的列車,5月18日他們回到了肇東市躍進鄉龍躍村於窪子屯的家裡。

  『氣管炎』咳嗽越治越重

  時光轉回2006年1月。

  臘月間,家家都沈浸在准備過大年的喜慶當中,陸鳳江家也和別人家一樣在准備著年貨。這年,陸鳳江種了三十畝承包田,年景不錯,他和妻子高淑芳商量要殺一口豬,買幾掛鞭來慶賀豐收。臘月二十三,陸鳳江剛把蒸黏豆包的黃米面背回來放在地下,突然不住地咳嗽起來,接著就有一口鮮血從嘴裡吐了出來。妻子高淑芳忙過來把他扶到炕邊關切地問:『你咋的了?』陸鳳江搖搖頭說:『我沒事,就是嗓子不得勁兒,一會兒就好了。』高淑芳見陸鳳江沒有大的反應,就沒太當回事,接著忙別的事情去了。

  誰知道,厄運已悄悄地向這個幸福的五口之家襲來,他們萬萬也沒有想到病魔已經扼住了陸鳳江的咽喉,並且發起了致命的攻擊。

  2006年3月,陸鳳江經常咳嗽不斷,而且還伴著發低燒、高燒,有時還咳血,一發病臉就憋成紫色,半天吐不出一口痰,有兩回都憋昏過去了。這回可嚇壞了高淑芳,她忙把村醫找來,村醫也感到陸鳳江的這個病奇怪:按感冒治,燒卻不退;按毛細血管出血治,打止血藥血又止不住。於是,村醫建議他們到大醫院確診一下。陸鳳江到肇東市結核醫院檢查,也沒有發現異常癥狀。但是,陸鳳江卻每天都在發病,而且每次發病都非常嚇人。後來經過會診,初步診斷是氣管有炎癥。有炎癥就得消炎,於是醫院就把最貴的消炎藥給陸鳳江用。可是經過一段治療,陸鳳江的病越治越嚴重,高淑芳發現陸鳳江的喉管正中間呈塌陷狀。

  三年走了

  十幾家醫院

  怎麼辦?眼看著錢越花越多,債務一天天增多,是治病還是等死,兩條路殘酷地擺在了陸鳳江夫妻的面前。

  有幾次,趁高淑芳不在的時候,陸鳳江服了過量的安眠藥自殺,都因發現及時搶救過來了。高淑芳用手抱著陸鳳江痛哭著求他再不要乾這樣的傻事了,她對丈夫說:『你不要放棄呀!你纔40多歲,就是不看我們夫妻一場,也要看看三個兒女呀,他們還小,你要是真的沒了,你叫我一個女人可怎麼過呀?!』一席真情告白說得陸鳳江淚雨滂沱。他緊摟著高淑芳,兩個人相擁而泣……

  從此,為了挽救丈夫的生命,為了挽救這個家,為了沒有成年的雙胞胎兒子和不滿13歲的女兒,他們開始走上了漫漫的求醫路。

  生活對苦難的人來說是一種折磨,對堅強的人來說是一種磨煉。

  在漫長的求醫過程中,他們經歷了幾十次從希望到失望的心理折磨。從部隊醫院到地方醫院,從大慶到哈爾濱再到吉林、遼寧、山東,一千多個日夜的東奔西走,一千多個希望的期待,都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經濟的枯竭逐漸陷入了絕境。在不斷的治療中陸鳳江的病情在不斷惡化,但是,他們從來也沒有放棄求生的希望。

  在親朋的幫助下,陸鳳江從2006年到2008年三年的時間裡,走遍了省內外能治療這種病的醫院,花去了十幾萬元,舉債6萬餘元。然而,陸鳳江的病情只能維持,始終根治不了,多少專家、教授給他治療一段時間後,都對陸鳳江這個疑難病癥搖頭嘆息。哈醫大二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邵玉霞不無遺憾地說:『這個病從表征上看,看不出有什麼疑難特征,但是治療起來卻非常難,我們現在也確不了診,建議轉院。』就這樣,陸鳳江相繼在解放軍211醫院、哈醫大一院、哈醫大二院、大慶油田總醫院、肇東市結核醫院、吉林友誼醫院、山東濰坊醫院等十幾家大小醫院就診,醫院的診斷書就有幾十本,病歷上的內容幾乎是一樣的:軟骨炎、軟骨塌陷、氣管狹窄。說白了,就是陸鳳江的脖子前部出現了喘不上來氣的致命癥狀。幾乎都是一樣的消炎保守療法,沒有一家醫院對這種病有更有效的治療方案。

  各方獻愛心

  湊醫藥費

  對於陸鳳江來說,病魔鎖住了他生命的『咽喉』,每天都發病幾十次,使他喘不上氣來。為了治好他的病,妻子高淑芳把家務全部承擔了起來。這個瘦弱的農村女人有著鋼鐵般的性格。別人家早上太陽出來纔下地乾活,她卻頂著星星下地;別人家日落收工,她卻要乾到看不見纔回家。她用瘦弱的雙肩扛起了家庭的重擔。

  陸鳳江家種著三十畝承包田,在丈夫重病之初,就有人勸她把地賣出去為丈夫治病。高淑芳想,如果把土地賣出去,暫時可以得到一筆錢,但是土地一旦賣出去,自家就再也沒有收入了,日子過得會更加艱難,三個未成年的子女靠什麼來養活呀?思來想去,她決定把地留下來,用自己的勞動來維持這個家,再苦再累也要為丈夫多攢幾個救命錢。

  眼前沒有錢為丈夫治病怎麼辦?高淑芳是一個要臉面的女人,是一個『寧願身受苦,不叫臉發熱』的人,與陸鳳江生活十五年,從來沒有伸手求過人。這次,為了丈夫早日康復,為了把丈夫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也為了三個未成年的孩子,她豁出去了。

  2006年,高淑芳聽說解放軍某醫院能治療丈夫的這種病,為了給丈夫籌到治病的三萬元錢,她回到了娘家,找到了多年不來往的姨。為了幫助這個從來沒有登門求助過的外甥女,姨不顧自己年事已高,陪著高淑芳走了2公裡來到自己的女兒家,為高淑芳籌到了第一筆救命錢3000元。接著,高淑芳又向哥哥、姐姐、妹妹求助,雖然他們都不寬裕,但是為了給陸鳳江治病,都傾力相助,你三千他兩千的,終於為高淑芳湊足了醫藥費。

  屯裡的鄰居們聽說陸鳳江得了一種難治的病,也都你三十他二十的奉上一份愛心。

  2007年4月,正在高淑芳為丈夫治病一籌莫展時,鄉民政助理杜俊青為他們送來了300元錢和三袋大米、兩袋白面。接著,肇東市民政局為陸家辦理了大病救濟手續,把4000元錢送到了陸鳳江手裡。肇東市合作醫療辦公室為陸鳳江辦理了合作醫療,並當即為陸鳳江報銷了15%的醫藥費。今年4月,肇東市衛生局一位領導專程來到陸家,自己捐助了500元錢。當地村委會為陸家申報了低保指標,鄉民政正在積極為陸鳳江辦理相關手續……

  期待找到病因

  『對癥下藥』

  老百姓有一句俗話:『對癥下藥』。如今,陸鳳江的病連病因是什麼都不知道,怎麼能夠對癥下藥呢?

  高淑芳告訴記者:『現在家中一貧如洗,已經拿不出一分錢為丈夫治病了,只能在家中挺著。病重了,就打一針頂著。』

  一針藥就150元,這樣不能根治,拖垮了人不說,經濟上也承受不了呀!陸鳳江掙紮著對記者說:『期待省內的名醫名院能為我診病,找到病因,從根本上把我的病治好。只有這樣,纔能把我們一家從困境中挽救回來。』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