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哈爾濱街頭,不經意間就會發現幾幢獨體小樓,掩映在鬧市中,平添了幾分神秘。也許這裡最初就是某個名人的宅邸,也許這裡曾演繹了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在哈市公布的保護建築名錄中,你會發現有許多老建築是名人宅邸。近日,記者踏查發現,這些名人宅邸大都為獨體小樓,外面雕刻精美,樓內基本仍保持原來的樣子,木質樓梯,鑄鐵的曲線欄杆如生長中的植物一般絲絲纏繞,水磨石階上鑲嵌著深色的三葉草花紋,顯得古朴而典雅,再配上精致的石膏浮雕燈圈及優雅的燈飾,建築的深沈氣質油然而生。在鬧市中,偶爾從門前走過,總會刻意地往裡面多看幾眼,總會覺得裡面很神秘,總會想起這裡也許曾經發生過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和平?貴賓樓:當年的『馬公館』

在哈爾濱市中山路171號,有一座小洋樓造型十分別致。這座小洋樓建於1910年。當年是黑龍江省鐵路交涉局總辦馬忠駿公館,因此,房子被稱為『馬公館』。
近日,在一個飄著雪花的早晨記者來到這裡,樓房現在為和平?貴賓樓酒店,建築由青水磚砌成,遠遠望去,宛然一座青灰色的中世紀古城堡,在紛飛的雪中,更是充滿神秘浪漫的情調。木質樓梯窄窄的,走在上面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記者注意到,這棟建築地上2層,地下1層。
面對這幢小樓,記者自然就想起了這房子最早的主人——馬忠駿。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李興盛所著的《馬忠駿及哈爾濱遁園》一書中,介紹了馬忠駿的經歷。清末,家境貧寒的馬忠駿去盛京(現沈陽)考秀纔未中,便在盛京將軍衙門做一名額外效力書記,從此步入仕途。1900年,沙俄入侵東北,盛京將軍增祺為穩定局勢,提出與俄和談,但這一差事無人敢應命。危難之際,職務低微的馬忠駿挺身而出,在談判中馬忠駿臨危不懼,不辱使命,終於達成了俄軍停止進攻、中方維持地方秩序的協議。馬忠駿的這一舉動,不僅受到盛京將軍的賞識,而且也受到世人的贊譽,人稱『馬大膽』。此後幾年,馬忠駿步步高昇,先任黑龍江省鐵路交涉局總辦。1921年,北京政府決定設立東省特別區市政管理局(駐哈爾濱),馬忠駿先後任該局副局長、局長。後來,他不滿官場腐敗,1925年辭去了局長之職。
據了解,1956年,此樓改為接待領導人的高級賓館,為了保密,稱『107』招待所。
紅霞街99號:《紅梅花兒開》在此取景

哈市道裡區紅霞街99號,是一棟塞堡式建築,冬日紛飛的雪花給這個古城堡罩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這裡曾是紅霞幼兒園的舊址,2008年5月幼兒園搬出後,被一石油公司租用。近日,當記者來到這裡時,電視劇《紅梅花兒開》正在這裡拍攝取景。
省社科院猶太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延年告訴記者,上世紀三十年代,從1932年到1938年,哈爾濱第四軍管區司令於琛?曾住在這裡。
據劉延年介紹,於琛?祖籍山東登州,由於家境殷實,他父親從小就把他送進私塾讀書,後又將他轉入洋學堂讀書。畢業後,經人介紹到齊齊哈爾吳俊昇督軍手下當了個排長。由於他讀過書,又被送到保定講武堂受訓,畢業後,他被提拔當上了連長,不到一年,他又投奔吉林督軍張作相。1932年,於琛?昇任第四軍管區司令後,便住在這裡。
頤園街1號:『哈爾濱第一公館』

要論哈爾濱最漂亮的老建築,人們會有許多不同的看法,但對頤園街1號(現『革命領袖視察黑龍江紀念館』)這一建築的贊嘆卻是異口同聲。館捨是一幢精美的歐式建築,具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和藝術特色。它莊嚴挺拔的外觀和富麗堂皇的室內裝飾,是哈爾濱眾多歐式建築群中的傑出代表,也是至今保存最為完好的老建築。新中國成立後,因為毛澤東等領導人下榻於此,頤園街1號也被稱為『哈爾濱第一公館』。
老房主靠林業資源發家
19日,記者踏雪走進這幢老建築時,立即被其精美的設計所吸引,老建築上設閣樓,下設半地下室,以科林斯巨型壁柱裝飾間垛,增強牆體垂直感,給人一種華貴的氣勢。走進這座保持了近百年的歐式建築,站在樓廳裡,四面是用木頭鑲嵌裝飾的圍牆,撫摸著它有點不敢相信這座建築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了。二樓是毛澤東主席當年住過的臥室和書房,屋裡是非常簡單的床、沙發、寫字臺、衣櫃等。但屋裡特別暖和,講解員說,這裡冬暖夏涼,夏天再熱都不用開空調。
據『革命領袖視察黑龍江紀念館』的講解員介紹,這座老建築建於1919年,原為波蘭木材商葛瓦利斯基的住宅。1986年該建築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哈爾濱市一類保護建築。1996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被哈爾濱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哈爾濱市七大文化遺產之一』。
關於波蘭木材商葛瓦利斯基,哈市現存的資料很少,省社科院猶太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延年告訴記者,葛瓦利斯基於1871年生於波蘭波多利斯克省,1899年來到中國東北,隨後取得了多處林場的經營權,並於1925年在香坊創辦了膠合板廠(哈爾濱松江膠合板廠前身),所生產的膠合板除在中國銷售,還遠銷歐美。可以說葛瓦利斯基是靠我國東北林業資源發家的。1940年,葛瓦利斯基病逝於哈爾濱。
裝修講究幾經易主
記者看到,這裡主樓為地上三層,地下一層,樓內配以大廳、臥室、餐廳、客廳、書房、舞廳、琴房等。整個樓內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無可挑剔。室內裝修更是高雅講究,采用的是紋理清晰、材質堅硬的楸木,多以木雕為主,雕刻圖案以葡萄和石榴等為主,雕刻手法純熟,刀工細膩,形象逼真;整個建築宛若一座雕刻藝術博物館。
據講解員介紹,葛瓦利斯基公館於1923年竣工。1931年這裡成為日方代表滿鐵理事的住宅。後來,該館被日軍強行佔領。這之後,這裡又幾經易主。
如今成教育基地
1950年2月27日,毛澤東主席來哈爾濱視察,就下榻在頤園街1號。這是建國後毛澤東第一次外出視察和留宿居住過的地方。毛澤東主席在這裡親筆為省委、哈爾濱市委和哈爾濱市第二次團代會分別題寫了『不要沾染官僚主義作風』、『學習』、『奮斗』、『發展生產』、『學習馬列主義』等五幅題詞。後來,頤園街1號改為毛主席視察黑龍江紀念館(現在是革命領袖視察黑龍江紀念館)。館內現在展出了當年毛主席用過的床、辦公桌等用品,成為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