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4日訊 12月12日,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同志深入賓縣,就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及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情況進行專題調研並發表重要講話。會後,賓縣委認真落實李源潮同志講話精神,將深入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作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積極謀劃,狠抓落實。
一、實施『素質工程』,進一步提昇農村乾部能力。針對『兩委』換屆後村級班子人員調整的實際,進一步加大村乾部教育培訓力度。在培訓內容上,以科學發展觀、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提高村乾部『雙強』能力為重點;在培訓方式上,以縣、鄉、村三級培訓網絡齊動與外埠培訓相結合為主,在縣委黨校集中舉辦全縣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培訓班,在鄉鎮舉辦全體村乾部培訓班,在村舉辦黨員培訓班,保證農村黨員乾部培訓面達100%。同時,組織部分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到外地學習考察,開闊視野。切實把村乾部特別是村黨組織書記培養成為農民致富的帶頭人、和諧農村的建設者。
二、實施『優化工程』,進一步創新基層組織設置。結合新農村建設和發展需要,進一步調整農村黨組織設置模式。一是擴大『行業黨支部』覆蓋面。將村黨支部調整為黨總支,按產業(行業)劃分黨支部,把支部建立在產業(行業)鏈上。對黨員人數較少但條件較為成熟的村,按照產業或行業類別重新劃分黨小組。二是拓展『支部+協會』、『支部+合作社』模式。以居仁鎮吉祥村華鑫源米業合作社為基礎,加大農村產業協會、合作社的組建力度,同步建立黨組織。三是探索鄉村交叉黨組織模式。以鳥河鄉為試點,在鄉鎮建立隸屬於鄉鎮黨委的產業協會及黨組織,在各村建立分會及黨組織。通過創新農村基層組織設置模式,實現農村黨建與新農村建設有效對接,達到相互補充、互相促進的『雙贏』目的。
三、實施『考評工程』,進一步規范村級班子管理。把開展『村官承諾考評』活動作為主線,建立健全村級班子考評管理機制。一是完善考評辦法。研究制定《賓縣『村官承諾考評』活動考評辦法》,明確驗收標准、考評程序、組織推進、成果運用等。對村級班子工作實行定量百分考核,其中村官承諾事項40分,其他重點工作60分。二是注重結果運用。評選出20名村官承諾完成較好、表現突出的村黨組織書記及村委會主任,進行表彰獎勵,鞭策後進、激勵先進。三是堅持常抓不懈。將『村官承諾考評』活動作為村級班子規范化管理的主要手段,納入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考評體系之中,與農村重點工作一並推進,堅持始終,常抓不懈。
四、實施『先鋒工程』,進一步加強黨員隊伍建設。繼續加大『先鋒工程』實施力度,通過多種途徑,發揮農村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一是抓創新活動提高隊伍。在農村黨員中開展『黨員十面旗』、『領崗掛牌』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調動農村黨員爭先創優的積極性。二是抓典型示范帶動隊伍。通過科技服務示范基地、黨員形象示范工程建設,加大農村黨員致富大戶典型的培養力度,發揮輻射作用。三是抓發展黨員改善隊伍。實行黨組織成員聯系幫帶制度,變『坐等上門』為『主動吸納』,通過開展『四培養』活動,使更多有文化、能致富、思想政治素質好的『經濟能人』加入到黨組織中來。四是抓組織生活武裝隊伍。嚴格執行『三會一課』和『雙評』等組織生活制度,為黨員接受教育提供平臺。五是抓流動黨員壯大隊伍。本著『離鄉不離黨』的原則,不斷加大流動黨員管理力度,通過建立動態信息管理機制,使流動黨員管理步入規范化軌道。
五、實施『保障工程』,進一步激發農村黨建活力。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機制,有效激發村乾部乾事創業熱情,確保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有序進行。一是明確領導責任機制。成立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的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分別確定縣領導黨建工作聯系點。推行黨建工作例會制,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每年至少集中聽取兩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情況匯報。二是實行督查指導機制。縣鄉領導駐村蹲點,調研解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縣委組織部成立督查組,每月至少一次到基層督查指導工作。三是建立財政支持機制。建立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專項基金,用於黨員乾部培訓、黨員救助、後進村扶持、『先優』表彰等事項,每年不少於30萬元,作為固定支出列入財政預算。四是健全保障激勵機制。在政治待遇方面,提高村乾部在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的數量和比例;縣委重大決策的討論吸收村黨組織書記參加;每兩年對優秀村乾部集中表彰一次,授予相關榮譽;對那些雙帶能力強、工作業績佳、改變面貌大、群眾反響好、富民貢獻多的優秀村黨組織書記,積極創造條件進入所在鄉鎮黨委班子。在經濟待遇方面,村書記補貼由每人每年5500元提高至6000元;對考評中優秀的村書記給予適當獎勵;對那些為村務工作做出貢獻的離任村黨組織書記給予定期、不定期生活補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