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龍江水運改革開放三十年發展回眸:而今邁步從頭越
2009-01-04 15:11: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邵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編者按:黑龍江水運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機動船舶從蒸汽機到內燃機;航道測量從劃舢板、跑竹竿到GPS衛星定位;港口裝卸從設施簡陋到機械化作業;運輸管理從獨家經營到多種方式;航道狀況從靠天吃飯到疏浚整治和航電樞紐梯級開發建設,全省水運事業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和發展,為黑龍江省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三十年前的客運船舶 (資料圖)
新時期氣墊船旅客運輸

  東北網1月4日訊 (記者 邵奇) 時間的隧道,記載著龍江水運輝煌的歷史;滄桑的巨變,彰顯著航運兒女不懈的追求。

  自1978年以來,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引下,黑龍江航運管理部門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在實施恢復和制定規章制度、改革管理體制、轉換經營機制、港口對外開放等一系列改革的同時,加快水運基礎設施建設,使黑龍江內河乾、支河流得以充分利用。船舶更新改造成效顯著,運量和經濟效益穩步增長;江海聯運的通道的開闢,實現了幾代人出江入海的夢想;港口建設突飛猛進,貨物吞吐量逐年增加。

  據統計,從1978年?2008年,全省機動運輸船舶由137艘、21185千瓦,增加到1094艘、125868千瓦;駁船由296艘、107301噸位,增加到372艘、219923噸位。工程船舶由109艘、8548千瓦,增加到175艘、35735千瓦。客運量和客運周轉量由99萬人、7159萬人公裡,增加到256萬人、3210萬人公裡;貨運量和貨運周轉量由314萬噸、77880萬噸公裡,增加到1250.6萬噸、18.1億噸公裡。新造航標艇24艘,4224千瓦;新組建15個挖泥船隊,生產能力由原來的每小時600立方米,提高的每小時6510立方米。全省共有港口22個(按一城一港設置),客貨運泊位336個,年貨物通過能力1946萬噸、旅客通過能力255萬人次;開放港口15個,年外貿吞吐量120萬噸,旅客吞吐量100人次。港口貨物吞吐量由1986年的620.8萬噸,提高到1500萬噸。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黑龍江航運整體下放地方,新成立的黑龍江省航務管理局集中精力抓行業行政管理和航運基礎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

  加快實施了松花江航電樞紐梯級開發建設。為了逐步改變松花江持續嚴重枯水和航道依附自然程度高的現狀,省航務管理局編制了『松花江乾流梯級開發規劃綱要』,形成了以建設大頂子山航點樞紐工程為龍頭的8個航電樞紐總體方案。2004年9月,松花江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正式開工建設。該工程位於松花江哈爾濱下游46公裡處,主要建築物有船閘、泄洪閘、電站、土壩和連接江南江北重要公路的壩頂公路橋,正常蓄水位116米,總庫容19億立方米,2008年底竣工。按照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目前,省航務管理局正積極推進松花江第二個航電樞紐工程----依蘭航電樞紐工程前期工作,爭取年內立項,2009年開工建設,悅來航電樞紐工程也在積極運作之中。航電樞紐梯級開發建設,不僅改變了航道通行條件問題,更重要的是在發電、交通、旅游、灌溉、水產養殖、生態環境、防洪等綜合功能利用方面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即將交工的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在這些方面已經凸現成效。


三十年前的蒸汽機拖輪(資料圖)
新時期內燃機頂推輪
   重點推進了重大裝備江海聯運。為了進一步推進江海聯運,促進全省水運事業實現跨躍式發展,黑龍江省航務管理局在編制『黑龍江江海聯運發展規劃』的同時,通過對江海聯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貨源、航道、運輸組織、經濟效益等多方面調研論證,於2004年6月,成功組織了黑龍江省至我國東南沿海港口江海聯運糧食試運工作;於2006年6月,開通了同江至哈巴羅夫斯克水路集裝箱運輸航線。特別是從2006年起,按照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盡快啟動重大裝備江海聯運建設項目,開通大型裝備水上運輸通道,把這項工作作為振興黑龍江省裝備制造業的一項重點工程抓緊抓好』的指示精神,黑龍江省航務管理局積極籌備重大裝備江海聯運工作,組建了龍航大型設備江海運輸有限公司,改造了運輸船舶,建造了黑龍江水系最大浮吊----500噸起重機船舶,成功地組織了兩次438噸定子的試運工作。黑龍江省重大裝備江海聯運通道的開闢,徹底打通省內企業重大件外運『瓶頸』。

  切實抓好了航道維護和管理。目前,黑龍江省航道總裡程為5595.2公裡,通航裡程為5528公裡,全省航道總裡程比1978年的5137公裡增加了458.2公裡。其中,國界航道裡程為2661公裡,省界江航道裡程為862.2公裡。航道技術等級狀況為:二級航道裡程996公裡,佔全省總量的17.8%;三級航道裡程928公裡,佔全省總量的16.6%;四級航道裡程1213公裡,佔全省總量的21.7%;五級航道裡程588公裡,佔全省總量的10.5%;五級以下航道裡程1870.2公裡,佔全省總量的33.4%。先後重點實施了中俄界河一、二期航標和疏浚工程,目前二期工程已經竣工,工程質量總體評定為合格。

  重點實施了水運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全省已經建成對外開放港口共有15個,這些開放港口已成為中俄兩國開展邊境地區經貿合作的水路國際運輸重要樞紐。此外,主要實施了松花江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建設工程、松花江依蘭至佳木斯河段航道整治工程、肇源新港建設工程、同江港改擴建工程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緩解了松花江中下游枯水期嚴重礙航的局面,加強了中俄邊境河流主航道的控制和管理,改善了界河航運通航條件,提高了外貿港口的通過能力。僅『十五』期間,全省內河航運基礎設施建設就完成投資10.47億元。

  科學技術課題研究取得新成果。從2004年開始,相繼進行了《季節性冰凍河流航電樞紐工程防凍防冰問題研究》、《松花江航運建設關鍵技術研究》、《松花江梯級開發依蘭航電樞紐通航技術研究》等6個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研究。特別是『季節性冰凍河流航電樞紐工程防凍防冰問題研究』,有效解決了松花江乾流梯級渠化樞紐建設中遇到的船閘防凍防冰關鍵技術難題,為冰凍河流航電樞紐、港口、水利、水電及橋梁建設提供了新技術和新經驗。此項研究,總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添補國內空白,獲得『中國航海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文明單位建設取得新成績。截至目前,航務局機關、黑龍江省航道局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文明單位標兵;哈爾濱航運學校、黑龍江江省海員總醫院被命名省直機關文明單位標兵;黑龍江省航運救撈站、哈爾濱和佳木斯航務管理處、松花江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建設指揮部被命名為全省交通系統文明單位標兵。在文明樣板航道建設方面,黑龍江黑河?奇克、松花江哈爾濱?白石、松花江佳木斯?華川、黑龍江奇克至三江口四個區段航道被命名為黑龍江省文明樣板航道。目前,全省共有863公裡省級文明樣板航道。2007年,黑河至奇克157公裡航道被交通部命名為全國文明樣板航道。

  在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征程中,勤勞朴實的龍江水運兒女,用智慧描繪出蓬勃發展的多彩畫卷,用汗水凝練出龍江水運建設的累累碩果。如今,以張延中同志為首的黑龍江航務人,在黨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乘全省公路建設三年決戰的東風,牢牢把握全省『公路水路一體化發展』的新形勢,團結和帶領廣大乾部職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真抓實乾,努力打造黑龍江水運科學發展的美好明天,為黑龍江省地方經濟的發展和中俄邊貿、旅游業的繁榮做出應有的貢獻。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