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3日訊 在學習實踐活動中,哈爾濱開發區黨工委把『應對危機,科學發展,發揮在全市經濟中的帶頭帶動作用』作為活動主線,針對入區企業普遍反映的流動資金緊張等突出問題,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把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作為助推企業發展的首要任務。
一是聯手金融機構為企業『輸血』。針對國家調整出口退稅政策、匯率政策後,區內企業直接融資遇到難題的實際,組織銀行、擔保公司與區內企業對接,輔導融資業務工作。與浦發銀行確立了『全面培育、初期扶植、深度支持、共贏成長』的中小企業業務發展模式和發展策略,在我省首家推出了『1+N』供應鏈融資產品,把開拓具有成長性的區內中小客戶作為重點,一個多月來,向區內3家企業發放了2600萬元貸款,直接支持了企業持續發展。
二是積極推進審批提速。針對現行審批流程與東北地區施工期短的矛盾等,本著『流程最短、環節最少、手續最簡』的主導思想,研究制定了《哈爾濱開發區工業項目建設分段並聯推進暫行辦法》,采取了『超前介入,先審後批;提前告知,全程服務;並聯審批,整體推進』的推進措施,增設了環保、立項、配套等服務,完善了審批流程,提高了審批效率,縮短了辦事時間。
三是解決工業集中區郵路不暢的問題。針對企業反映迎賓路集中區內無郵政服務機構,辦理郵政業務費時、費力、費錢的問題,積極與當地郵政部門聯系洽談,全力為企業開通郵路。目前,道裡區郵政局新發鎮郵政所在哈爾濱開發區迎賓路集中區裡的臨時業務辦理機構已設立,人員已到位,並開始了業務受理工作,填補了集中區為企業進行社會化服務的一項空白,完善了集中區為入區企業的服務功能。
四是解決個別骨乾企業成品庫問題。『三鹿』奶粉事件發生以後,區內完達山乳品憑借良好的信譽,產品一時供不應求,市場銷售勢頭看漲。由於加大收購力度,產量大增,致使產成品倉庫爆滿,給產品存放帶來困難。管委會企業服務部門主動幫助尋找區內企業閑置倉庫,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五是協調解決部分企業勞動關系不夠和諧問題。起草下發了《哈爾濱開發區關於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開發區新型勞動關系體系建設三年規劃和具體要求。堅持『預防為主,基層為主,調解為主』處理勞動爭議原則,依法督促和指導572家企業建立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對115家企業的124名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員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培訓,增強了他們的業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