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改革行政審批制度 改善經濟發展環境腳步
2009-02-10 10:46:1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樊金鋼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0日訊 2008年11月25日9時,黑龍江興亞投資擔保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駿來到哈爾濱市政府行政服務中心。在一樓的哈爾濱市工商局窗口,他申請對經營范圍增項——增加財產保全擔保和建築工程擔保兩項內容。

  窗口人員對建築工程擔保一項無異議,但對財產保全擔保卻謹慎起來——哈爾濱市還沒有開展這項業務的先例。

  午休期間,哈爾濱市工商局駐哈爾濱市政府行政服務中心首席代表陳禹召集工商局內資企業登記窗口的3名同事研究起來。經過討論,大家同意增項。

  當日下午1時30分,王駿來到中心提交表格,得知申請被批准。接下來就是走程序——窗口人員進行電腦錄入,王駿繳費,打印新證件。僅1小時10分鍾,新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已經到手。雖是首開先河,但增項申請就這樣成了當天完成的即辦件。在哈爾濱市政府行政服務中心,越來越多的人找到了『臉好看,門好進,事好辦』的感覺。

  調整審批內容群眾省心政府增收

  跑件容易的感覺始於2004年。哈爾濱市政府行政服務中心副主任陶松濱告訴記者,為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改善經濟發展環境,該中心於2004年7月1日成立,有190項行政許可和服務事項進駐。但各委辦局在審批事項上有『進小不進大』的問題。『拿出芝麻,留著西瓜。進中心的多是不收費的項目,收費項目仍舊留在原單位進行。』陶松濱說。

  當時,中心成了一個『大收發室』,形成『兩張皮』。如國土局在中心駐有人員,但幾乎所有收費和審批都在國土局辦理。當時很多委辦局都不同程度存在這種現象,企業和法人在中心交個件後,還要到各部門去跑審批。

  針對這種情況,哈爾濱市在2005年上半年調整了中心的行政許可和服務事項,將進駐中心的事項增加52項,使項目總數達到242項。經過這次調整,建設項目審批基本納入中心,但建設項目的收費仍在各相關單位進行。2006年,根據主管市長意見,哈爾濱市將建設項目所有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基金全部納入中心收取。據統計,2006年4月至目前,中心共對建設項目收費累計達79億餘元,約為在原單位收費金額的1.5~1.8倍。

  據了解,此前收費在原單位進行時,各單位對工程項目申請人實行一些減免緩優惠政策。建設項目收費業務入駐中心後,哈爾濱市取消了減免緩政策。此舉不僅提高了政府收入,還杜絕了建設項目在減免緩問題上可能產生的腐敗,從而給企業『松綁』,讓企業有了公平競爭的機會。


 

  再造審批流程減少公章縮短時限

  哈爾濱市不僅調整行政許可事項,還針對群眾反映最多的建設項目進行審批流程再造。2006年末改革前,很多群眾抱怨建設項目審批『跑斷腿』,甚至出現一個局要蓋18個章的現象,幾乎每個處室都要蓋上一個章,一個建設項目從審批開始到結束要蓋62~68個章。按國家法律規定,一個建設項目審批辦結需要180個工作日,而在哈爾濱實際需要1年多時間。往往是春暖花開時跑審批,天寒地凍時還沒有辦結。為此,哈爾濱將一個建設項目的審批環節縮減至20個章左右。目前,一個建設項目的審批時間需要45個工作日,若走綠色通道僅需22天。

  除了減少審批環節,哈爾濱市還削減前置要件,以進一步推進審批流程再造。前置要件曾經給群眾帶來很多麻煩,也降低了政府效率。在建設項目審批中甚至出現互為前置要件,如規劃局需要國土局的土地證,國土局需要規劃局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對行政審批服務,越來越多的人感覺事好辦了。記者高明攝

  2006年,哈爾濱市政府要求建築行業審批取消互為前置要件,各委辦局在中心實行一個窗口對外辦公。之前,一個建設項目需要分別到各部門依次辦理報批、審批、踏查、驗收業務;改革後,各委辦局同時進行這4個階段業務。此舉節省了企業支出,縮短了審批時限,為企業在施工期短的哈爾濱贏得了寶貴時間。

  產生連帶效應服務改善政府嬗變

  目前,共有45個委辦局入駐中心,共設87個窗口,有157名窗口工作人員,中心的事項調整為202項,其中有110項行政許可,92項服務事項。行政許可事項佔目前全市行政審批的50%左右。中心成立4年來,共辦件62萬餘件,辦結率達99.9%,實現了辦件零差錯、乾部零違紀、紀律零投訴。

  在優化行政審批環境的過程中,政府機關也逐漸實現了自身的四個轉變。

  ——由管理型行政許可向服務型行政許可轉變。

  ——由松散型行政許可向集中型行政許可轉變。

  ——由人為控制型行政許可向社會法制型行政許可轉變。

  ——由單一內部監督向多層級社會監督轉變。

  上半年,中心兩次專程赴沈陽市行政服務中心學習。在法定職能范圍內,中心對已入駐的242個審批服務項目重新進行了核對,保留行政許可大項目53個、小項目110個。同時,對保留的審批事項簡化審批環節47個,對52個單獨審批項目進行了『合並同類項』,不再單獨審批,一並進入中心並聯審批流程。中心還取消了9個委、辦、局窗口的前置要件71件,佔全部審批服務項目的35.1%。今年,中心專門研發了大項目審批『綠色通道』流程,設立了大項目代辦室和接待處。截至去年11月底,中心已為大項目專門開闢『綠色通道』183次,每一個大項目審批都達到了最短時限。

  盡管如此,目前哈爾濱市50%的審批項目在中心之外辦理。如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土地招拍掛、行車執照、身份證制訂辦理等業務。據悉,為解決這些問題,哈爾濱市所有有審批職能的委辦局都將成立審批處室,屆時各部門審批業務將向這個處室集中。在此基礎上,哈爾濱市將組建市民大廈,各部門的審批處將整建制進駐市民大廈,以徹底解決審批的『跑多家』和『收發室』問題。在服務內容方面,哈爾濱市將建立領導審批AB角制,審批人員實行補位,以保證群眾辦事不被耽擱;完善行政許可書面答復,不讓群眾因為不明白而遺忘;建立行政審批超時默許制,審批超過法定工作日後微機系統自動生成許可,出具合乎規定的文書和證件。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