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女子在哈治病受助:『我要捐角膜報答冰城人』
2009-02-10 15:32:02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黃迎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黃霞手拿角膜捐獻卡。

  東北網2月10日訊 『如果沒有哈爾濱病友們的悉心照料,如果沒有醫院為我爭取到救助基金,我不可能活到今天,這份恩情,我無以為報,我要在死後捐獻眼角膜,把光明留給這座充滿愛心、溫暖的城市。即使我死了,這對眼角膜仍然能讓我看到可愛的冰城人民。』2006年,身患白血病的遼寧省丹東市的黃霞被救護車送進了哈市的醫院搶救,經過治療,黃霞奇跡般地轉危為安。2009年春節前,黃霞再次來到哈爾濱,她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到黑龍江省眼庫辦理了遺體眼球捐贈手續。辦完手續,黃霞說,她的心願終於達成了。

  1、突發高燒兩周不退 驗血確診患白血病

  9日9時,記者與黃霞取得了聯系,電話中黃霞顯得很激動:『我一聽見哈爾濱人的聲音,就感覺十分親切,是熱心無私的哈爾濱人給了我第二次生命。』說著,黃霞趕緊讓8歲的兒子給記者拜年。小家伙流利地說了一長串的拜年話,聽得記者心裡暖洋洋的。最後,小家伙說:『謝謝阿姨救了我媽媽。』黃霞接過電話說:『我總跟他說,是哈爾濱人救了我,所以一聽是哈爾濱人打來的電話,他都要把電話搶過去說聲謝謝,現在就算看電視,全家人也都喜歡看黑龍江臺,總是希望能多看看這些親切的面孔。』從電話中,記者能夠聽出,黃霞現在的精神狀況很好。

  提起兩年前發病,黃霞說,只能用『像天塌了』來形容。黃霞家住遼寧省丹東市一個小鎮,她和丈夫下崗後,靠賣魚為生,5歲的兒子十分聽話,天天跟著他倆一起到市場擺攤,一家人日子過得雖然緊巴,但卻很溫馨。

  2006年,35歲的黃霞突然發起了高燒,兩個星期不退,到醫院抽血化驗後,她被確診得了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變期,當時醫生就給她下了病危通知書。這種不治之癥瞬間將一家人打垮了,黃霞不想離開她深愛的丈夫和兒子,可是她通過諮詢得知,這種白血病治療費用相當高,即使傾家蕩產湊夠治療費用,也只能維持病情,並不能治愈。『我當時想,如果我不治了,家裡的積蓄還夠供兒子念書,還能維持丈夫和兒子以後的生活。』黃霞說,當時她就決定放棄治療。

  可是,當兒子知道媽媽得了重病後,哭著對她說:『沒媽的孩子像根草,我不能沒有媽媽。』說完,母子倆抱頭痛哭。因為孩子的一番話,黃霞開始積極配合治療,為了治病,家裡賣了房子,一家三口擠住在黃霞父親的一間平房裡,盡管生活條件不好,但是每天還能看見孩子的笑臉,黃霞的心就充滿了希望。

  然而2007年,又出了一件大事,黃霞的愛人被查出得了腦瘤,家裡唯一一個經濟來源也斷了,這無疑讓這個原本不幸的家庭雪上加霜。『原來我就想,要是我不在了,孩子還有爸爸,可是現在,他爸爸也得了重病。在這種情況下,我就更得讓自己活下去。』同樣在病中的黃霞又開始四處借錢為丈夫治病,她偷偷將自己吃的藥停了,全力治療丈夫的病。


 

  2、只身一人來哈治療 昏迷之中好人相助

  2007年,黃霞因病情惡化住進了當地的一家醫院,在住院時,一位來自哈爾濱的病友告訴她,可以到哈市血液病研究所去治療,他的親屬和她情況一樣,治得不錯。黃霞感覺自己一天天虛弱下去,基本沒有治愈的可能了,抱著最後的一絲希望,全家又湊了一萬塊錢,她轉院到了哈市血液病研究所。當天,由於她病得已經昏迷,救護人員用擔架把她抬進了醫院。

  丈夫重病、兒子太小、父親年邁,病危的黃霞只身一人住進了醫院,連個護理的人都沒有。用了幾天藥,一直昏迷的黃霞終於睜開了眼睛,眼前都是些陌生的面孔。『一位大姐給我打來了粥,正往我嘴裡喂,一位大哥拎了個暖水瓶,正往我盆子裡倒,輕聲讓一個年輕女孩把毛巾弄濕後給我擦臉和手。我看他們沒穿護士的服裝,猜不出他們是什麼人,他們也看出我的疑惑,微笑地解釋說,他們都是和我同一個病房或附近病房的病友或家屬,在我昏迷時,大家聽醫生說了我的遭遇,都很同情我,便主動地幫我做些事。當時我虛弱得說話都困難,就一直流著淚點頭表示感謝。』

  3、病友照料如同親人 一年之後病情好轉

  『哈爾濱的吳大姐是照顧患白血病的兒子,每天買飯、買水果都買雙份,打水也打雙份,怕我想家想孩子,還總是說笑話逗我開心,怕我心疼電話費,就讓我用她的手機打長途,後來她兒子康復出院了,她還總是做幾個好菜來看我,陪我嘮嗑一嘮就是一天,至今,我們還保持著聯系。還有護理3號病床的張大哥,他愛人患白血病走了後,他就認我當了妹妹,總來醫院看我,讓我堅持下去。』黃霞說,只要家中有個白血病病人,即使家境原來不錯,也會被拖垮的,這些病友們支付自己的醫療費都捉襟見肘,還幫她買吃買喝,讓她很感動。當時幫助過她的哈爾濱的好心人太多了,那段住院時間,她每天都在感動中度過,哈爾濱人太真誠了,對待她這樣一個異鄉人,如同親人一般。

  看到黃霞拿不出醫療費,眼看著治療就進行不下去了,哈市血液病研究所馬軍所長經過多方努力,為她申請到了中華慈善總會專項基金繼續她的治療。馬所長告訴記者,黃霞得這種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變期,是白血病中比較嚴重的一種,如果不用藥維持治療,一般壽命只有3個月左右。中華慈善總會專項基金名額非常緊張,每年全國有3000多人在排隊申請,申請到這項基金治療下來,一共為她節省藥費30多萬元。

  黃霞說,在哈爾濱的醫生、護士、病友的照料下,讓她感受到了冰城人的熱情,感受到了親人般的溫暖,她深受鼓舞,相信自己會好起來。

  4、辦理捐獻角膜手續 要將光明留在冰城

  出院後,在黃霞的心裡,一直有一個願望,那就是要報答那些幫助過自己的人。今年春節前夕,黃霞來到哈爾濱,找到黑龍江省眼庫填寫了志願無償捐獻眼球者檔案,辦理了遺體眼球捐贈手續,想在死後捐獻自己的眼角膜。手續辦完後,黃霞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黃霞說,有一天她看電視得知,可以在死後捐獻眼角膜,幫助那些眼睛受傷的人們重獲光明。於是,她特意來到哈爾濱,想把自己的眼角膜留在美麗的冰城哈爾濱,作為對冰城人民的報答。『即使有一天我離開了這個世界,也可以讓別人透過我的眼睛,繼續看著這個美麗的城市,美麗的冰城人,用這種方式,不僅能減輕其他病人的痛苦,也可把自己永遠地留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黃霞動情地說。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