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1日訊 市政府昨天出臺了《關於促進哈爾濱市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從進一步優化住房消費環境和房地產業投資發展環境,著力推進住房保障工作,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等五個方面,提出了20條促進哈爾濱市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昨天,市房產住宅局有關專家對《意見》進行了解讀。
90㎡以下商品房建設比例省域平衡
《意見》結合哈爾濱市實際,在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設比例上有所突破。按照國家要求,套型建築面積90平方米以下住房所佔比例,佔住宅建設總規模的70%以上。由於不同收入群體對住房建設標准的需求差別很大,統一的套型結構限制,很難滿足各層次居民的住房消費需求。《意見》根據省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規定『按照90平方米以下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設比例實施省域平衡的原則,根據哈爾濱市不同區域、不同建設項目實際情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合理確定住房建設標准,滿足不同消費群體住房需求,建立多層次的住房供應和消費體系』。
購180平方米以下住房均享優惠政策
《意見》充分采取稅收、信貸等經濟杠杆,擴大住房需求,刺激住房消費。主要采取了以下幾方面政策措施:
一是落實稅收扶持政策。為了進一步搞活存量房市場,促進房地產市場的繁榮發展,《意見》在稅收減免方面落實了優惠政策,充分體現了讓利於民,讓購房群眾得到實惠的指導思想。例如:對個人購買非普通住房轉讓的,將營業稅開征年限由5年調整為2年,進一步放寬了營業稅征收政策。
二是調整享受優惠政策普通住房標准。《意見》將哈爾濱市享受優惠政策普通住房面積標准由現行的140平方米以下,提高到180平方米以下,進一步擴大了稅收優惠的覆蓋面,將使更多的購房居民得到實惠。
三是加大信貸對住房消費的支持力度。《意見》將居民首次購買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貸款利率的下限擴大為貸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20%。對居住水平較低,再申請購買第二套普通自住房的居民,比照執行首次貸款購買普通自住房的優惠政策。
四是放寬住房公積金貸款條件。《意見》規定,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由30萬元提高到50萬元,貸款最長期限由20年調整為35年。為了擴大住房公積金政策覆蓋面,吸引外地居民到哈爾濱市投資置業,《意見》規定,在哈爾濱市購房的省內正常繳存住房公積金的居民,提供必要的證明並經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審核後,可在哈爾濱市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並享受住房公積金貸款的各項政策。
房地產開發經營性收費按低限收取
《意見》從進一步優化房地產業投資發展環境入手,主要采取了以下幾項措施:
一是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合理的融資需求。《意見》要求加大對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信貸支持力度,從金融角度為住房供給結構調整,保障普通居民家庭住房需求創造條件。
二是放寬稅費和土地出讓金交繳政策。《意見》規定,降低房地產開發企業所得稅應稅所得率,原則上不高於15%。工程質量保證金、新型牆體材料專項基金、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設費在質量核驗前收取,涉及房地產開發的經營性收費按低限收取,嚴禁各種形式的搭車收費。土地出讓金可分期付款。
三是實施靈活的土地供應政策。《意見》規定,在規劃可行的前提下,減少招拍掛出讓土地的規模,能夠分塊的形成獨立宗地,單獨作為標的進行出讓;對於面積和建設規模較大的出讓土地,允許開發企業聯合投標或競買,並可為各中標人或競得人分別辦理有關手續。
年內解決人均10?評以下家庭住房困難
在加快改善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條件方面,《意見》主要采取了以下幾項措施:
一是加大廉租住房保障力度。《意見》要求,抓好哈爾濱市廉租住房的配建管理工作,不斷擴大實物配租受益面。加大廉租住房保障資金歸集力度,力爭2009年年底前,解決人均住房使用面積10平方米以下、申請廉租補貼的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
二是做好經濟適用住房保障管理工作。為了加大經濟適用住房投資建設力度,《意見》要求,按照保障性住房建設比例不低於住宅建設總量20%的要求,結合城區棚戶區拆遷改造,加強部門協調配合,積極推進工程建設,確保經濟適用住房建設規模不低於住宅建設總量的18%。
三是繼續深入推進城區棚戶區拆遷改造。《意見》要求,全力抓好2008年已拆遷項目安置房屋建設,確保被拆遷居民按期回遷進戶。同時,進一步做好2009年棚戶區改造計劃編制等前期准備工作,確保按期完成棚戶區改造工作目標。
對購房資金加強監管保障放心購房
《意見》重點強調要加強交易資金監管。《意見》規定,強化二手房交易資金和新建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保障群眾放心購房。同時要抓好房地產市場統計分析和監測工作,准確把握房地產市場運行態勢,完善信息發布制度,以增強市場運行透明度。
『網上房地產』切斷『一房多售』後路
市房產住宅局開通了『哈爾濱網上房地產』網站。百姓登錄該網站,通過項目樓盤表平臺可直觀地看到入網項目每棟樓、每套在售房屋的面積等真實情況。對於已售、抵押、限制房屋將公示其狀態,購房者可以直接了解掌握這些情況。通過網上實時監控管理,切斷了『一房多售』和『問題房』違規銷售的後路,為市民購房消費提供了透明、權威、全面的諮詢服務,實現了『買房先上網,維權有保障』的既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