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8日訊 (王立峰 王樹林 丁友 記者 高長利) 冬季口岸運輸開通以來,我省同江口岸通過浮箱固冰通道通關的車輛絡繹不絕,過客過貨再掀強勢。近年來,同江市依托地處對俄開放帶上的地緣優勢,加大口岸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加快國際大通道建設步伐,以開放的交通網絡提昇口岸的整體功能,2008年全市口岸進出口貨物達到60萬噸,實現進出口貿易額12.2億美元。
發展口岸經濟,通道是關鍵。找准了口岸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同江市舉全市之力鋪鐵路、修公路、建港口,打通對俄經貿大通道,構建口岸經濟發展新優勢。幾年來,該市相繼建設了富錦向陽川—同江西港和哈魚島的鐵路和同江市區—哈魚島港區的通港公路。同時,還針對冬季運輸通道不完善,冰上汽車運輸運營時間短、載重量小、大噸位貨車只能運行一個月左右的實際情況,加快了浮箱固冰通道建設步伐。2007年,同江市成功招引鄭州東輝路橋公司投資8000萬元修建了總長度為1000米的浮箱固冰通道。通道已於當年12月22日正式通車使用。該通道的運營添補了黑龍江省水運口岸初冬、初春兩個時期冰上運輸的空白,將使同江口岸冬季及流冰期江上過貨時間增加到5個月,使口岸真正實現常年過貨、四季開關。此外,同江市還積極爭取資金1億多元,把西起西外環路,東至哈魚島港區的原同江口岸公路改擴建為寬10.5米標准二級公路,並增鋪了從東港聯檢大廳到浮箱固冰通道的白色路面,擴建了同江市區到西港的通港路。目前,同江港口3000噸級泊位已經發展到了9個。同江口岸發展環境發生的質的變化,提高同江口岸的交通運輸能力。
讓商家進得來,還要留得住。同江市嚴格兌現安商、富商政策,把環境當作生產力來經營,將通關環境品牌建設列為全市22個重點推進項目之一強力推進。市委、市政府先後多次例會研究通關工作,並與俄方地方政府建立了重大問題會晤磋商機制,及時解決雙方通關中遇到的問題。同江市還成立了口岸工作協調委員會和口岸管理服務站,增設了一站式報關大廳,解決通關硬件設施、通關收費、通關流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保證口岸現場客貨通關暢通,對外地客商在同江注冊辦理業務實行領辦制,平均時限為1至2天就可辦理完各項手續。
同江市針對俄羅斯遠東地區森林資源豐富,而機電、輕工、果蔬、建材等商品的市場需求量大的實際,重點建設了木材加工園區、對俄蔬菜出口基地和對俄機電產品出口基地。目前,已有近百家木材加工企業落戶同江木材加工園區,年加工能力達200萬立方米。黑龍江越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2000萬元興建了黑龍江省東部唯一的對俄機電產品出口基地,幾年以來累計實現對俄出口機電產品近百萬臺套,實現進出口貿易額2033萬美元。同江市還加強農產品出口基地建設,重點抓好綠色水稻、大豆、蔬菜生產基地建設,通過大力發展外向型農業,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