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4日訊 近日,記者來到綏芬河了解中東鐵路及日偽時期歷史建築情況時,發現了建於1901年和1937年的機車檢修車間,立即向當地文物部門反映,綏芬河市博物館館長於觀春已決定將其列入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范圍。
在牡丹江鐵路房產建築段綏芬河分段技術室,工程師王福生為記者提供了一份俄式建築和日偽時期建築的電子名單。記者當晚在電腦上打開文件後發現,在公共設施的名單中,有一處建於1913年的機車庫。綏芬河機務段中東鐵路時期的扇形機車庫早已拆除,這個建築是否殘存?
記者在第二天早晨來到已改成牡丹江機務段綏芬河車間的原綏芬河鐵路機務段。還未進門,就已經看到大體量的廠房以及山牆側面。廠房正面,發現三個大門已經封堵另開側門,其建築風格與中東鐵路時期哈爾濱機務段的一幅老照片一模一樣。經打聽,這裡果然就是百年老機車庫,現已停用。繞到廠房的另一側,發現與另一處正在使用中的機車庫。記者通過電話向王福生求證這裡是否為日偽時期的機車庫,他經過查找,證實這座機車庫始建於1937年。
圖為中東鐵路時期的機車檢修車間。
記者來到牡丹江機務段綏芬河車間工會,工會主席劉喜翻開2003年出版的《綏芬河機務段史志》,介紹了這處被稱作『矩形機車庫』的建造年代為1901年,與20個臺位的扇形機車庫同時建造。目前廠房木質梁架已在前幾年改為鋼架,但綏芬河車間依然保留著這處廠房,作為庫房使用。
記者把圖片發給中國文物學會會員、中東鐵路歷史研究專家鄭琦,向他請教,他認定這裡不是機車庫,而是典型的機車檢修車間,因為在當年的圖紙上俄文標注得很清楚。日偽時期建造的也是機車檢修車間。記者在我省境內中東鐵路沿線,僅看到一座百年機車檢修車間。
綏芬河市博物館館長於觀春得知此事後,十分重視,當即決定將這處珍貴的工業遺產列入第三次文物普查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