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4日訊 年初以來,存量房貸7折新政一直是房貸族關注的熱門話題。據了解,目前這一新政已在哈市各大銀行全面落地實施,盡管優惠條件各有不同,但『信用記錄良好』卻成為各行一致的『門檻』。采訪中,因忽視信用記錄而無緣7折優惠的市民紛紛感嘆:原以為信用只是個『概念』,今天竟為此付出了實實在在的代價。
信用記錄有『污點』申請7折優惠遭拒
2月27日,道裡中央大街,市民劉先生一臉懊惱地從一家銀行個貸中心走出。只因不經意留下了信用『污點』,他的7折優惠申請被拒絕了。
『這利息一差可就是3萬多呀!』劉先生說,他的房貸是2007年辦的,當時享受的是8.5折優惠利率,最近聽說銀行開始受理7折利率調整申請了,他趕緊跑來申請。結果,竟因為信用不過關被拒。他說,自己其實每個月都一分不少地足額還貸,只是有幾次因工作忙或是一時疏忽晚還一兩天,沒想為此付出了代價。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盡管各銀行目前均稱尚沒有詳細統計數據,但像劉先生一樣因信用記錄不過關無緣7折房貸的市民,並不在少數。
房貸新政激醒信用意識人行征信系統查詢驟增
『這月的貸款又該還了,我可得抓緊還,免得留下不良記錄!』『抽空得去查查信用記錄,看有沒有不良信息』……房貸新政特別是各銀行紛紛出臺的『老房貸』7折信用『門檻』,讓哈市市民的信用意識空前『敏感』。來自人民銀行哈中心支行的信息顯示,今年以來,該行受理的個人征信查詢量激增,足足是去年同期的3倍多!
人行征信管理處周科長告訴記者,截至2月底,他們今年受理的征信查詢量已達416筆,而這一數字在去年同期不過100多筆。『半數以上的查詢業務,同新實施的新老房貸7折優惠政策有關。』她表示,各家商業銀行都已納入征信系統,到這裡查詢的客戶,多數是拿不准自己的信用狀況,趕來核實的。
不守信的『貨幣化』代價40萬利息差額7萬多
老房貸因信用不過關無緣7折優惠利率,付出的代價究竟有多大?昨天,記者請銀行工作人員算了筆賬。
以一筆40萬元30年期的貸款為例(等額本息還款),按照原有8.5折的優惠利率,今年1月起,月供為2159元,如能享受7折優惠,月供則為1946元,每月可少還213元。在不考慮此前所還本息的情況下,30年累計可減少利息支出7.6萬餘元。假使初始貸款額度減半至20萬元,利息差額也達3.8萬元。對於這筆代價,誰能說無所謂?
房貸車貸信息全覆蓋1042萬人有『信用身份證』
據了解,自2006年初央行個人征信系統在黑龍江省正式聯網運行以來,系統建設及應用不斷取得新進展,截至去年底,已收錄1042萬名自然人及11萬戶企業的信用信息。
征信系統有多重要?人行相關人士做了一個形象的比擬:征信系統就相當於個人的『信用身份證』,只要在銀行辦理了房貸、車貸、助學貸款業務或是申請了信用卡,那麼,每個月的還貸信息和信用卡還款信息等,都將在系統裡記錄在案,如影相隨,一旦出現信用污點,不但會影響到今後和銀行順暢打交道,甚至會影響到學生的昇學、出國等大事。因此,大家必須珍視自己的這張『信用身份證』,不要輕易地讓它留下『污點』。
市民期待銀行也可以做得更好
記者連日來采訪了解到,在因信用記錄不過關,申請7折房貸被拒的市民中,絕大多數並非惡意拖欠貸款,而是由於粗心大意不經意留下了信用污點。對此,有市民提出,銀行是否可以更人性化一些,對非惡意拖欠的貸款人,適當給予關照?對這一問題,部分銀行相關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表示不能認同。『銀行無從詳細考證客戶不良信用記錄是否出自主觀,在這種情況下,只能以征信系統記載的事實為依據。』也有銀行人士認為,粗心並不能成為不守信還貸的理由。
盡管如此,也有市民提出,如果銀行的服務更細致一些,比如每月發個短信提醒一下,也許可以減少很多因粗心造成的不良記錄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