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者在義務勞動。
東北網3月4日訊 一場大冬會點燃了一座城市的激情。在街頭,在比賽場館內外,在賓館、酒店,在飛機場、火車站……數十萬名志願者組成的志願服務大軍,成了城市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志願者的無私奉獻,彰顯了哈市市民崇高的品格,也讓人看到了希望和力量。志願者目前還處在發展的初期階段,通過一次盛會整合資源,志願者必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目擊】
志願者遍布冰城
鏡頭一:
市民上街義務勞動
『媽媽,咱們也去參加志願者活動吧。』前不久,哈市第十七中學一年二十四班的學生李溪維看到本報刊登的『志願者百萬小時行動』後,也想參與到活動中來。大冬會前的一個星期天,李溪維和媽媽來到哈市南崗區博物館轉盤道附近,幫助環衛工人撿垃圾、擦冰景。義務勞動了一上午,李溪維碰到了許多熱心的志願者也來參加義務勞動,大家在一起乾勁兒十足,李溪維的心情無比愉悅:『以後我還要繼續當志願者。』
鏡頭二:
志願者冒雪檢票
2月25日,在大冬會場館門口,一位來自哈工大的大冬會志願者已經連續工作了幾個小時,可他依舊滿臉笑容。這名志願者告訴記者:『這是我們第七天進行檢票工作,這幾天哈市連續降雪,氣溫降低,不過我們的熱情能夠戰勝嚴寒。手凍僵了,拍一拍;腳凍僵了,跺一跺;臉凍僵了,揉一揉。今天我們好多隊友從11時一直工作到23時20分。我看到所有志願者都不知疲倦,這種精神就是志願者的服務精神!』
【感受】
當志願者是一種榮耀
林健,哈爾濱學院08級法學三班學生。去年12月末,學校張貼消息,要在全校選拔幾名大冬會賽會志願者,『大家都爭先恐後地報名,想要成為一名大冬會志願者,能為在家門口舉辦的國際賽事服務,我們都覺得特別榮幸。』據林健回憶,在得到通知他進入面試時,他激動得想流淚。林健說:『不知道為什麼,就是覺得有一種力量支橕著自己,這段時間工作節奏特別緊張,可是好像都不知道累,每天總是激情澎湃的,這種經歷實在太難得了,當志願者已經成為了一種榮耀。』
【延續】
讓志願服務成為常態
據了解,大冬會之前,哈爾濱有10萬名城市志願者,深入到街頭、社區、服務點、交通要道從事志願服務。
負責此次大冬會部分志願者培訓工作的黑龍江大學國際禮儀學專家張大生說:『志願者對志願活動的積極性超出了我的想象,當不了賽會志願者就當城市志願者,市民想方設法要以志願者的身份參與到活動中來,參與到城市的發展建設中來。成為志願者就意味著要奉獻,越來越多的市民擁有了奉獻精神,那麼我們的城市素質就會有很大提高,哈爾濱的志願者服務也將成為一種常態。』
哈市青年志願者協會秘書處王珅珅說:『在志願者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力量,這種志願服務將會延續下去成為一種常態,小到在日常的生活、鄰裡之間的關系,大到在哈洽會等大型會議中發揮重要作用。』
黑龍江大學社會學教授曲文勇認為:『志願者光有熱情是不夠的,怎樣加入志願服務隊、怎樣進行志願服務,我們應該建立一個交流的平臺,同時加強志願者的專業培訓,讓志願團隊更加規范化,使志願者這支隊伍更快地成熟、完善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