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3月10日訊 在此次全國政協會議上,我省全國政協委員付剛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了關於烏蘇裡江流域水土流失問題上。他認為,我國烏蘇裡江流域水土流失現象十分嚴重,加大對其的治理猶如箭在弦上。
『烏蘇裡江是我國與俄羅斯的界江。全長890公裡,總流域面積為18.7萬平方公裡,平均流速為0.5~0.8米/秒。由於中俄以黑龍江和烏蘇裡江主航道中心線劃界,而我國烏蘇裡江流域水土流失最嚴重處,江岸每年後退最多達3~5米,按此計算,中俄烏蘇裡江段邊界線每年將向我國境內後退最多達1.5~2.5米,長此以往,我國領土面積將嚴重減少。』付剛對記者說,經有關部門對部分江段的考察和調研,我國烏蘇裡江流域國土流失十分嚴重,僅以沿岸縣城雙鴨山市饒河段128公裡界江為例,自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由於航道改變、江水衝刷等原因造成國土面積減少達25.1平方公裡,其中江岸坍塌減少面積6.2平方公裡。
造成烏蘇裡江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付剛說,一是我國江岸土質多細沙、粉沙,抗衝刷能力差。二是烏蘇裡江為南北走向,由南向東北匯入黑龍江,流入太平洋。受地球自轉的影響,江水對我岸衝刷力較大。三是在高水位時,受風浪和航行波的衝擊,造成局部江岸植被松動,江岸坍塌。
『沿烏蘇裡江各地方政府十分重視護岸保護工作,自1965年至2005年,僅饒河縣已經修建烏蘇裡江護岸工程9處,總長度16515米,總投資1431萬元,但由於缺少資金仍然有大部分岸段尚未修護,水土流失情況尚未得到很好的控制。』在對烏蘇裡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前景不容樂觀的同時,付剛提出建議,一是請國家有關部門對烏蘇裡江流域進行一次全面普查,確定國土流失的重點區域。二是制定保護方案,出臺具體措施,提高烏蘇裡江流域水土保持能力和生態安全。三是希望國家加大對國境界江界河護岸護坡工程和界江界河防護林工程投入資金的數額,對江岸植被實施保護,逐步遏制界江、界河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