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陳承貴代表在人民大會堂留影. |
『我國大學畢業生逐年增加。2008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559萬人,比2007年增加64萬人。2009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到610萬人,又比2008年增加52萬人。2009年國家人事和勞動社會保障部計劃安排城鎮新增就業人員900萬人,而大學畢業生就佔68%。』這位來自教育戰線的代表說起高校就業情況了如指掌。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現在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壓力越來越大。作為高校的管理者,您有哪些建議呢?』
『建議當然有,說起來有六條。』陳承貴代表說。『第一要加大全社會,包括大學生、學生家長、用人單位等各個層面的就業觀教育。』『全社會要形成一種氛圍,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去、到農村去、到艱苦邊遠地區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是當代大學生展示纔華、增長纔乾、報效祖國光榮的、理性的、大有可為的選擇。』陳承貴說話很爽快。
![]() |
陳承貴代表 |
『建議國家制定大學畢業生分配政策。可以考慮在大學生畢業分配上實行計劃分配為主,自主擇業為輔的就業體制。對教育、醫學、經濟管理、農學等專業畢業生,根據基層需要,制定計劃,統一分配到城鄉基層單位從醫、從教、從農、從事經濟管理等工作,解決基層人纔缺乏的現狀。同時,國家在人員編制、工資待遇、醫療保險、社會保險等方面有剛性的規定,確保到基層工作的大學畢業生有編制、有崗位、有工資,無後顧之懮。』陳承貴從政策的大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第二條建議。
拋磚引玉。陳承貴繼續陳述自己的六條建議。他說,三是建議各級政府對在基層工作3-5年以上的優秀大學畢業生,在考研上給予加分照顧;在各級公務員考錄中優先錄用;在乾部選拔上納入規劃,優先提拔。四是設立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基金和貸款制度,使大學畢業生在辦企業、搞科研、做商貿等方面有政府上的資金支持。五是要調整高等教育結構。根據我國人力市場需求,對現有普通本科院校進行分層次,分類型定位,在教學型普通高等學校大力開展具有本科層次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承認本科學歷,授予本科學位,享受本科畢業生工資等待遇。對在校就讀和已畢業的大學生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增加對這部分高校實訓基地建設的投入。
畫龍點睛。說到最後一條建議,陳承貴代表加重了語氣。『鑒於大學生就業任務重,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單靠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難以承擔。國家應建立大學生就業協調機制。國家發改委、國資委、勞動人事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衛生部、農業部、科技部等部委建立例會制度,制定計劃,研究政策規定,協商大學生就業有關問題,給政府拿出意見,解決實際問題。』
一連串的建議思路縝密、過程翔實,陳承貴代表從政策、現狀、制度等各個角度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完美地解答了『如何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這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