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尚志市畜牧局:蒙牛的做法很正常
2009-03-13 06:50:2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林曉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3日訊12日,媒體刊發的《尚志奶農倒掉數百噸『藍牛奶』》一文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強烈反響。記者聯系到尚志市畜牧局的負責人,得到的答復是:蒙牛的做法很正常。

  12日,給蒙牛運奶的司機王寶峰(化名)告訴記者,『倒奶事件』還在繼續,每天都有摻加了『亮藍』的鮮奶被倒掉。隨後,記者再次聯系到尚志市畜牧局奶業辦主任王忠信。目前,尚志市政府、尚志市畜牧部門正積極和蒙牛溝通,對於蒙牛已承認尚志市畜牧局作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一事,王主任表示已知道。奶農如果對蒙牛的檢測結果有異議可到尚志市畜牧局檢測,檢測費每次400元。

  據尚志市畜牧局張局長介紹,『三聚氰胺』事件之前,乳品企業並不拒收含『抗生素』的奶。『三鹿』出事後,各家乳品企業都開始按照國家的規定嚴查『有抗奶』,蒙牛也不例外。『剛出事那會兒,倒的奶比現在還多,現在已經有所減少了。』這位張局長稱,蒙牛的做法很正常,被檢測出『抗生素』的奶添加色素也很正常,這是無害化處理。

  談到如何控制『有抗奶』,張局長表示,下一步將加大對奶站的管理,從飼料喂養入手,對奶農加強技術指導。『「有抗奶」是能夠控制的,只是時間的問題。』

  12日,記者聯系到蒙牛乳業奶源部的邵部長,他稱關於此次報道一事應聯系蒙牛總部的新聞發言人。記者多次撥打蒙牛總部新聞發言人的辦公電話,但一直無人接聽。

  背景新聞:

  2008年9月26日《中國經濟周刊》

  蒙牛曾聲稱:『我們的原則是保證奶農利益』

  從2008年9月11日發生『三聚氰胺』事件以來,『三聚氰胺』從一種生僻的化工原料成了人們耳熟能詳的高熱詞匯。事情發生後,記者前往呼和浩特蒙牛集團生產基地,實地對其進行了考察。

  記者現場觀察,每一臺送奶車送檢過程中都要通過檢測、等候等環節,共需十多個小時,檢測結束即使合格,牛奶已經變質,無法進行生產。當記者問如何對其處理時,蒙牛的答案令記者震驚:自9月18日至22日,僅5天時間裡,蒙牛已經傾倒了28500噸原奶,累計價值達到9400餘萬元!

  蒙牛集團副總裁姚海濤向記者解釋道,依照蒙牛現在規定的收奶原則,對於這些因為等待檢驗而變質的牛奶,全部要進行『排地處理』,也就是原地倒掉,當場銷毀。

  『雖然我們進行排地處理,但並不會傷害奶農的利益,只要是通過了三聚氰胺的檢測,即使變質了,我們也會根據和奶農的協議,全部按照市場價格照收不誤。我們的原則只有一個:就是保證奶農的利益,因為他們是這次事件中最弱勢的一環,雖然企業損失巨大,但面對如此突發事件和行業危難時刻,每一個乳品企業都應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姚海濤說。

  姚海濤向記者提到,目前尚存在兩大困難:首先,因為收購原奶的速度減弱,產量下降從而導致市場銷量明顯下降,保守估計對2008年銷量會造成30%~50%的影響;其次,目前檢測藥品奇缺,國際上也供不應求,蒙牛除了通過各級政府部門幫助外還利用自己的關系向國外公司采購儀器和藥品,以緩解壓力,但檢驗技術的提高仍需解決,目前蒙牛正求助於各大專院校來加強自己的檢驗隊伍水平。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