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黑龍江省代表為審判檢察機關更好履職建言獻策
2009-03-13 10:16:1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焦明忠 劉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3日訊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是推進『十一五』規劃順利實施、全面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一年。審判和檢察機關如何更好履行職責,為大局服務、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引起出席十一屆人大二次會議的我省全國人大代表的高度關注。代表們一致認為,維護公平正義,推進依法治國,是人民法官、人民檢察官的神聖使命,為了『保發展、保民生、保穩定』,充分發揮司法機關職能十分重要。

  必須時時關注和把握全局,按照黨和國家的工作部署和重大方針政策要求,著力提高司法能力,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

  南英代表說,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人民法院要更好地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必須以更寬廣的視角准確觀察和把握國際國內大局的發展變化,增強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動性,實施制定出臺司法政策措施,有針對性地做好各項審判和執行工作,防止盲目性和簡單化。為此他建議,最高法院應建立健全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研判評估機制和更為科學的司法決策機制。

  張雅英代表認為,目前司法機關的工作與我國提出的政治文明建設、法制文明建設的目標還有差距,需要不斷完善和提高。特別是在執法理念上,要不斷創新,樹立無情的法律、有情的關懷思想,著力搞好法律援助、調解、化解、教育和自律,更好地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需要。

  代表們表示,真正做到文明司法、公正司法,必須堅持調解優先原則,注重辦案的社會效果、政治效果與法律效果的有機統一,在嚴格司法的前提下,統籌兼顧各種利益訴求,找准矛盾雙方利益確定、法理與情理的結合點,以和諧方式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糾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減少不和諧因素。針對執行難問題,代表們提出,要創新執行手段,建立執行的威懾力,該強制執行的一定要予以執行。不能僅靠法院來破解執行難問題,要從完善國家體系角度解決執行難問題。

  以加強權力監督制約為重點,切實清除影響司法公正、制約司法能力的體制性機制性保障性障礙

  代表們認為,司法公正離不開監督,人大、社會、輿論監督是必要的,但法律監督、內部監督更直接、更經常化、更重要。沒有完善的法律監督、內部監督,很難保證司法公正。

  陳學平代表說,很高興看到『兩高』報告將加強法律監督、內部監督提到重要議程,明確了今後改革、完善的重點。他認為,就法院來說,要進一步維護程序公正,堅持審判公開,完善證據、辯護和審判監督制度,加強對審判全過程和裁量權運行全過程的監督。就檢察院來說,要進一步完善立案、批捕環節和訴訟程序、訴訟期限,把侵權行為和裁定、量刑、判決作為法律監督的重點,下大力解決輕監督、不敢監督、不善監督和監督不到位的問題。

  孫桂華代表認為,現行法律的許多規定在司法實際工作中還難以操作。在有關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的規定中,檢察機關對其他司法機關執法活動的知情渠道和監督手段就規定的不具體,檢察機關難以及時發現執法違法情況,及時發現也缺乏必要手段進行調查核實。她建議,不僅要從立法上對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的程序和手段加以進一步明確,在量刑、職務犯罪偵查權配置、民事行政檢察監督等方面也亟待增強可操作性。

  代表們建議,審判和檢察機關要進一步規范監督指導的范圍和程序,確保依法行使權力,完善流程管理和案件質量評查制度,健全對重點執法崗位和環節特別是職務犯罪的監督制約機制,加強司法民主,推進司法公開,努力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

  公正公平是社會穩定的支點,必須堅持司法為民,著力提高司法的公信力,保障嚴格、公正、文明、廉潔執法

  代表們認為,體現社會公平公正,司法是個主要層面,也是最後的一道底線,司法出現不公,社會就會動蕩。而要做到公正司法,除了法律自身要符合社會發展實際,反映絕大多數人的要求,代表絕大多數人的利益之外,起決定作用的是執法者的素質。

  陳學平代表說,有什麼樣的素質,就有什麼樣的司法水平。從兩高報告看,去年檢察系統依法查處涉嫌貪贓枉法、徇私舞弊等犯罪的司法工作人員2620人,法院系統共查處違法違紀人員712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共查處系統內違法違紀人員970人。這些數字說明,在審判和檢察機關隊伍建設上,還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他認為,切實加強隊伍建設,首先要提高隊伍的政治素質,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嚴明工作紀律。其次,要加強業務培訓,提高司法水平,特別是要加大對偏遠地區人員的培訓,並給予資金支持。同時,要根據不同地區情況設定不同的司法通過標准,解決司法隊伍青黃不接問題。

  孫桂玲、遲夙生代表則呼吁,就提高司法的公信力而言,發揮律師的作用至關重要。她們說,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矛盾層出不窮、千差萬別,訴訟糾紛案件每年逾千萬件,可目前全國只有15萬名律師人纔,明顯不足。要充分考慮律師的合法權益,加大律師的培養力度,讓律師和法官、檢察官一道擔當起維護法律尊嚴,促進社會和諧的大任。

  代表們表示,司法不公,群眾不服。要實現司法公正,培養和造就嚴格、公正、文明、廉潔的執法隊伍意義重大。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堅定『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著力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為民意識、國情意識,著眼於維護司法公正和社會穩定,毫不放松地抓好自身反腐倡廉建設,集中整治隊伍中的違紀違法突出問題,讓廣大司法工作者切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聖職責。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