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亞麻廠原址附近建亞麻博覽中心 保護建築保留
2009-03-14 11:07:05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夏德輝 丁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4日訊 這幾天,住在哈市民生路亞麻廠家屬樓的孫大爺每天都會來到僅一道之隔的哈爾濱亞麻廠舊址,或是在廠區內轉一圈,或是站在某個地方靜靜凝望。在漂染車間,幾十名工人正在拆卸窗戶。孫大爺知道,這個自己曾經工作了幾十年的地方,不久就會建起高檔住宅樓。不過讓他感到欣慰的是:按照拆遷規劃,老廠的部分圍牆、正門入口兩側的兩座當年蘇聯援建的俄式建築以及一座老水塔,將作為保護建築和工業遺產予以保留。『我向後人介紹亞麻廠的輝煌時,最起碼能有一個證據。』

  黑龍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姜德峰說,哈爾濱的許多大廠曾承載了幾代人的夢想,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見證,應該留住它們,因為它們是哈爾濱城市文化的符號和象征。

  夢裡依稀繁榮景

  13日一早,來自五常市的農民李萬山和其他工友扛著鎬,一起趕往乾活的工地,此前他並不知道要拆遷的是哈爾濱亞麻廠。在李萬山的記憶中,他十二三歲時曾和父親來哈爾濱的表姨父家串門,表姨父就在哈爾濱亞麻廠工作。

  『表姨父還帶著我到廠裡玩,我第一次看到還有這麼大的工廠,走一圈差不多要十分鍾。還第一次看到外國樣式的房子,車間裡工人們都穿著工作服,機器轟隆隆地轉著,感覺特別新鮮。當時我就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到這個廠上班該有多好,回家後我還興奮了好幾天。』李萬山說。

  不過讓李萬山沒有想到的是,多年後故地重游,是要拆除他當年特別崇拜的那些車間和樓房。『這兩天主要是拆卸窗戶和架設的各種管子,遇到埋進牆壁裡的就用鎬刨。』李萬山說,每拆除一處,他都非常不捨。


 

  拆遷中的漂染車間

  『亞麻廠當時車間的規模非常大,全國都數得上,而廠區最大的特點就是綠化好。』這兩天每天都會來到拆遷現場的工廠退休職工孫大爺言語裡充滿著自豪,『那時廠區內綠樹成蔭,除了柳樹、丁香、楊樹、榆樹之外,還有市區內難得一見的松樹。』

  然而,13日記者在拆遷現場卻看到,破舊的廠房已失去了當年的風采,只有車間內橫掛著的幾十個生產口號依稀顯出當年的繁榮景象。在廠區開裂的柏油路縫隙裡雜草叢生,在白雪的覆蓋下,顯出幾分淒涼。

  孫大爺說:『多看幾眼吧,再不看就沒有了,這幾天,不少老職工都回到這裡看看,有的還拍照留念,雖然企業發展是大勢所趨,但是大家對於老廠區還真有些割捨不下,畢竟在這裡工作了幾十年。』

  歷史見證:圍牆、俄式建築、水塔

  據現場一位拆遷負責人介紹,按照拆遷規劃,老廠的部分圍牆、正門入口兩側的兩座當年蘇聯援建的俄式建築以及一座老水塔,將作為保護建築和工業遺產予以保留。而老哈麻正門對面的球場,則將成為未來亞麻博覽中心的『住所』。


  提起當年的情景,今年77歲的退休職工周慕生唏噓不已。『蘇聯當年的亞麻廠從規模上講堪稱世界第一,我們的亞麻廠是依據蘇聯的模式建起來的,成為世界第二大亞麻廠,當時英美的亞麻廠都沒有我們的規模大。』

  周大爺對記者說:『從大門口進入,你看到的兩邊那兩座俄式建築,都是當年蘇聯工人到這裡建的。還有水塔,特別結實耐用。圍牆也特別講究藝術。』

  記者在現場看到,正門入口的兩座俄式建築佔地不大,米黃色的基調,舉架特別高,雖然有些破舊,但是顯得特別厚重結實。再往裡走,一座水塔鶴立雞群地聳立在廠區內,水塔也呈米黃色,牆體鑲著浮雕,非常精美,與廠區的整體色調互相輝映。

  正門

  圍牆

  廠區內的水塔

  我省一位研究建築文化的學者楊旭對哈爾濱亞麻廠的俄式建築這樣評價:蘇聯專家援建的工廠建築(量具刃具廠、鋁合金廠、亞麻廠建築等)都表現了兩大歷史風格:新古典主義和俄羅斯傳統范式,房屋形體變化不大,造型簡潔,但仍表現了俄式工廠的一種范式。而且,米黃色的色彩幾乎代表了這一時期援建工廠的主色調。此外,工廠圍牆部分裝飾和圖案,也是建築構思的一部分,同亞麻廠的建築在街區整體效果上進行了呼應。


  高檔住宅將拔地而起

  據哈市規劃部門公布的資料顯示,2004年,哈爾濱亞麻廠街坊成為哈市第三批歷史文化街區,范圍包括群樂街、亞麻街、亞麻頭道街圍合而成的區域。2006年3月,哈爾濱亞麻廠圍牆被哈市政府列為二類保護建築。『亞麻廠保護街坊是哈爾濱城市色彩和建築風格的特色保護區,原有圍牆和部分廠房已經成為保護建築,不論將來的用途如何,按照相關法規,必須保留,其中,就包括廠區內現存的綠地。』哈市城鄉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周大爺說,作為老職工,他們也非常關心廠區內綠地的保護。『當年的廠區就像花園一樣,除了柳樹、楊樹、榆樹外,還有沙果、李子等果樹,每到秋天,果香四溢。』記者在采訪中獲悉,綠地也將和圍牆、俄式建築、水塔一樣保留下來。

  黑龍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姜德峰說,哈爾濱的許多大廠曾經承載了幾代人的夢想,留下了許多非常珍貴的見證,應該留住它們,因為它們是哈爾濱城市文化的符號和象征。

  據哈爾濱亞麻房地產開發公司一位相關負責人介紹,拆遷完成後,他們將在這裡開發建設居民小區。小區佔地面積2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00萬平方米,將定位為花園式高檔住宅區,全部為高層住宅,2010年即可竣工入住。

  背景資料

  哈爾濱亞麻廠

  哈爾濱亞麻廠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建廠,最輝煌時日產亞麻布8萬米,年創利潤七千餘萬元,職工人數上萬人。剛建廠時,它是世界上僅有的四個大型亞麻廠之一,為世界第二大,亞洲第一大。該廠曾是國家確定的512戶重點企業之一,60%的產品銷往國外,且在歐洲市場免檢。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哈爾濱亞麻紡織業陷入低谷,進入本世紀後,該廠進行重組,在雙城投資興建新廠。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