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4日訊(記者顧碩 邵奇)隨著家庭裝修的增多,消費者對裝飾材料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據了解,2008年全省裝飾材料投拆為356件,佔房屋及裝修建材類投訴的63%。
主要問題
裝飾材料質量差,以次充好,以假充真。
裝修材料市場不規范,管理混亂,欺詐和短斤少兩現象嚴重。
信譽卡不規范甚至不給開具信譽卡,出現問題之後以種種理由來推卸責任。
誇大宣傳,虛假承諾,服務態度惡劣。
案例
哈市消費者郎女士於2008年3月24日在道外區一家具商場花6320元訂購某品牌衣櫃門,當時銷售人員向其口頭承諾可以免費贈送配套合頁。在簽訂合同不久後,銷售人員致電消費者『商場不能贈送合頁,需要消費者自己購買,每個50元,共需35個,共計1750元』。郎女士聽後立即與商場進行交涉,並提出銷售人員當時曾口頭承諾過贈送合頁,但商場經理以銷售合同無此條款,銷售人員不承認有過此承諾為由拒絕為消費者免費提供。郎女士於2008年5月19日到市消協進行投訴,通過市消協調查調解,經營者最終同意履行贈送合頁的口頭承諾,並向消費者致歉。
消協提示
建議有關部門加強對裝飾材料市場的監管,設立權威的檢測機構和增設先進的檢測設備,便於消費者舉證。
消費者要增強環保意識,盡量購買獲得綠色環保認證的裝飾材料,確保消費者的身心健康。
消費者購買裝飾材料時一定索要信譽卡,並貨比三家,充分行使選擇權。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