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9日訊 14歲女孩於澈成功接受眼角膜移植手術後,18日,她的父母雙雙在黑龍江省眼庫簽下了《志願無償捐獻眼球協議》。記者從黑龍江省眼庫獲悉,關於建立遺體和眼角膜捐獻條例的地方立法已經進行了第四次討論,預計將於2009年年底出臺。屆時,眼角膜捐獻將受到法律保護,實施更為順暢。
18日10時,於澈的母親李戰利和父親於憲權雙雙來到黑龍江省眼庫,莊嚴地簽下了《志願無償捐獻眼球協議》,成為黑龍江省眼庫第12558和12559名志願者。李戰利說:『是眼角膜捐獻志願者給我女兒帶來了光明,給我們全家帶來了希望。我們無以回報,我和愛人一定要將這份光明和希望延續下去,要讓更多的患者早日擺脫黑暗。希望我們的行動能帶動更多富有愛心的人加入到眼角膜捐獻志願者的行列中來。』李戰利夫妻簽完協議後,一名齊齊哈爾市的熱心市民將眼角膜捐獻協議書通過傳真的方式發到了黑龍江省眼庫。
據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院長、黑龍江省眼庫主任劉平介紹,角膜疾病已成為第二位致盲原因。角膜盲的主要治療手段是角膜移植。我省目前大約有因眼角膜致盲患者2萬餘人,這些患者中,有大半以上是可以通過角膜移植手術重獲光明的。角膜移植手術越早實施,效果越好。目前,黑龍江省眼庫的眼角膜庫存為零,很多角膜患者都在等待角膜移植。黑龍江省眼庫成立十年間,已有12000餘人與眼庫簽署了志願無償捐獻眼球的協議,然而,至今成功進行眼角膜移植手術僅為400例。還有100多名在省眼庫登記的角膜患者,在等待角膜移植。
『之所以出現這種局面,一是與人們的思想觀念有關,二是與制度保障有關。』劉平感慨地說。劉平院長和眼科醫生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形,當一切就緒准備為捐獻人摘取眼球時,因捐獻者家屬的阻止而無法實施。由於缺乏法律的保護,醫生們也無計可施。為此,劉平早在2004年就提出了為遺體和眼角膜的捐獻建立地方性法規,以保障捐獻的順利進行。可喜的是,《黑龍江省遺體和眼角膜捐獻條例》現在已經通過了四次討論,將於今年9月份送交黑龍江省人大審議。討論稿中提到為捐獻者建立公共墓地、建立紀念碑等措施,來鼓勵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事業中來。該條例有望於今年年底出臺並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