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刑事案為何引起全國關注?
《中國新聞周刊》披露林松嶺死前最後3分鍾錄像內容。其中顯示:三四名警察圍毆這個22歲的男青年。而這段錄像,最初一度被網絡屏蔽
★中國新聞周刊刊記者/陳曉舒(發自哈爾濱)
死亡10天之後,林松嶺的屍體依然被哈爾濱公安局封存。但網絡上已經開始流傳各種版面的屍檢報告——人們在好奇:這個大學生是死於警察的毆打之下,還是吸毒導致的心髒病突發。
林松嶺,男,22歲,哈爾濱體育學院2004級運動系畢業生,籃球專業。由於兩門掛科,今年還沒領到學位證。不久前,他剛找到了第二份工作——一家房地產公司的銷售員,沒有底薪。
事發當天,包括林松嶺在內的5男2女前往糖果酒吧給他們的同學車亮『過生日』。這是一群典型的『85後』,最大的22歲,小的19歲。
打死林松嶺的一方是6名警察,其中包括鐵路、禁毒、交通若乾警種。事發前,哈鐵公安局直屬公安處刑警大隊副大隊長齊新邀請另5人聚餐,飯後同樣到糖果酒吧繼續盡興。
在這個娛樂場所的門口,兩撥人相遇了。
酒後的選擇
事發當天——2008年10月10日,車亮打了林松嶺一上午的電話,但無人接聽。兩人在哈爾濱體院不僅同班,還是最要好的朋友。
『口袋裡沒錢時,對方可以接濟。』車亮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們在校時每月大約1000元零花錢,出去吃個飯、打個球有時會不夠花。他們都有駕照,偶爾也會開著家裡的車出去玩。由於是體育專業,一個個人高馬大,在人群中十分顯眼。而這些細節,在事發後網上傳播的帖子中都被視為『一群衙內』的特征。
林松嶺的電話是在當晚回給車亮的,『昨天帶客戶看房子看得太晚了,早晨沒醒過來』。兩人商量:畢業後,很多朋友都沒再見面,約出來一起聚聚。『就說是我生日。』車亮說。
5男2女先在和興路一個餐館小聚,其中有人喝多了。但酒似乎還未盡興,7人打算繼續去酒吧玩。糖果酒吧是位於哈爾濱西大直街的一家慢搖吧,也是哈爾濱各大學校學生的聚集地。
車亮駕駛著楊森父親的黑色老本田車,帶著林松嶺從和興路趕到糖果酒吧。
酒吧門前燈光炫目,從這一刻起,林松嶺等7人的舉動都在酒吧門口的視頻監控之下——如果沒有這段視頻,這起普通的刑事案可能很難轟動全國。
下車後的林松嶺顯得興奮,他穿著黑色風衣,雙手插在口袋裡,徑直走進酒吧。門很矮,1.92米的林松嶺不得不彎腰低頭。車亮和同行女伴一起等候乘出租車隨後趕到的4名好友。
可見的斗毆
22時07分,一輛銀色寶來轎車從幾人身後疾馳而過。『速度很快,直接向我們衝過來。』
車亮說。他轉頭想看車牌號,但這輛車沒掛牌。頗有醉意的楊森下意識地嚷了一句:『咋開的車啊?』
此時,從另一輛車裡下來3名男子,晃悠著走過來。他們便裝打扮,其中有人同樣醉意明顯。其中一人聽見楊森嚷嚷,拍了拍他的肩膀:『弟,嚇著了?』楊森說:『嚇著了。』但從寶來車下來一個男子反問:『嚇著了咋的?』
酒精的刺激下,略帶火藥味的話引起了強烈爭執。楊森當天酒喝多了,已經回憶不起是誰先動的手。車亮則稱:『有人先踢我一腳,我纔還手的。』開始爭執時,林松嶺並沒有參與。
雙方開始在酒吧內的過道上扭打起來——這一切也被監控錄像拍攝下來。
22時11分,林松嶺走出酒吧,脫掉黑色風衣扔給同行的朱婧(化名),掙脫開勸阻的保安和同伴,撿起一塊碎磚頭,衝上去把一個穿淺色衣服的男子打倒在地。他不知道被打倒的人是齊新,哈鐵公安局直屬公安處刑警大隊副大隊長。
6名警察的行為後來被廣為詬病,這也成為此事備受關注的重要原因。公安部《警察八不准條例》明文規定:不准酗酒;《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安全法》規定:嚴禁酒後駕車。去燈紅酒綠的娛樂場所,也和警察身份不符。
此時場面混亂,但很快,雙方被眾人勸開。沒有人亮明警察身份,也沒有人報警。
22時14分,一直被勸說在一邊的林松嶺又走到歇在一邊的警察面前,抬手又是兩下。
此後還對著齊新的頭部,又猛拍一磚,當即見血。
一度相對克制的警察此時憤怒起來,衝過去將林松嶺打倒在地。林松嶺的上衣白襯衫被扯掉了,光著上身的他掙脫開後,奔跑到酒吧空地的另一側——正在建設的地鐵護欄處。
網絡上的視頻在這裡中斷,有網友稱那是探頭的死角。現在可以確定的是,哈爾濱警方事發當晚,就掌握了網絡沒播出的後半段視頻。
但在19日,林松嶺的家人及律師纔從警方處看到了後半段視頻,22歲的林松嶺就是在這個過程中被毆打致死的。
林松嶺的死亡
10月18日,黑龍江省政府的新聞發布會上,哈爾濱公安局副局長盧洪喜稱:『林松嶺跑到地鐵工程鐵板護欄處後死亡。』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參與了當事人的律師筆錄過程。見證全過程的朱婧(化名)描述:『林松嶺被追到護欄處,被3個人圍著廝打,看樣子好像要打停的時候,那個穿淺色衣服的人(齊新)走過去說「還有這小子一個」。4個人又繼續踢打林松嶺,林松嶺抱著頭在那。』
此時,楊森已經被一個警察掐住脖子制服。他衝潘興喊:『你去看看松嶺怎樣了。』潘興過去,看見四個人圍著躺在地上的林松嶺踢,潘興說:『哥,別打了。』但其中一人回頭揪住潘興的頭發摁住他,4個人回過頭打他。潘興說:『我跪下抱住頭,抬頭時候已經沒人。』
朱婧一直在邊上看著,是她打110報的警。花園街派出所接到指揮中心報案後,給朱婧回電話問:『鬧事是在酒吧裡,還是酒吧外?』
焦急中的女孩並不知道糖果酒吧裡屬於鐵路公安局管轄,外面纔是花園街派出所的轄區。這是因為酒吧所在的建築屬於鐵路。她說:『現在在外面打。』警方同意出警。
事發後,林松嶺的繼母郭女士問幾個孩子:『媒體上報道說松嶺向警察提了一個人的名字,提人沒?』幾個當事人稱:『提人了,3個字,不記得叫什麼。』郭女士問:『是不是張慶新?』幾個當事人點頭。
《中國新聞周刊》詢問張慶新是何人,得到的是一片沈默。從網絡搜索,張慶新是哈爾濱公安局刑偵支隊的一名中隊長。幾個當事人承認,當初幾個警察打林松嶺時候就罵道:『讓你提人,就打你!』但不知為何,被提到的人又被網絡演繹成為『哈爾濱市政協主席鄒新生』,還是死者的舅舅。
10時20分,楊森的父親楊樂群接到車亮打來的電話,『我們被人打了,叔你快過來!』他和妻子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我兒子身高,體重260斤,還被摁在那;車亮也被摁在地上。』楊樂群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這個動作給楊樂群的印象很深,如同電視中的拘捕畫面。
車亮努力仰著頭,衝著他喊:『叔,快去看看松嶺,他剛纔叫得不行!』楊樂群跑到林松嶺身邊……『120』趕過來後,看了看林松嶺,人都沒動就走了。
此後便是一片混亂的協調。花園街派出所的警員過來,按照歸屬權分類,酒吧內的爭執歸鐵路公安局管,酒吧外的斗毆歸地方派出所管。
當事人家長已經知道有鐵路公安局的警察參與斗毆,他們不同意鐵路公安局接手此案。
楊樂群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鐵路公安局的人犯事,鐵路公安局管轄,我們哪裡信得過。』當時,他並不知道,在這6名警察當中,也有地方警察。
一直糾纏到午夜,哈爾濱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等人趕到現場,這起案件纔定下歸哈爾濱公安局管轄。
輿情的爭奪
如同絕大多數突發事件,網絡成為最先傳播者。
10月12日17時許,貓撲論壇出現了一篇題為《昨晚哈爾濱6警察將哈體育學院學生當街毆打致死》的帖子,此時,車亮等人剛從哈爾濱公安局刑偵支隊錄完口供出來。
『在警局呆了整整29個小時,外面的事情都不知道,估計是朋友或同學知道後發上去的。』車亮說。
帖子隨後被轉載到多個論壇,『警察』『大學生』『打人致死』『酒吧』等字眼吸引了無數眼球。
10月12日,林松嶺赤裸的屍體蓋著一層薄毯,依然躺在糖果酒吧門口。林家聚集了近兩百人,把糖果酒吧和相鄰的哈爾濱鐵路公安局圍住。人們擺上花圈,燒起紙錢,圍觀的人堵住了西大直街——這條哈爾濱最繁忙的主乾道。
得知消息的各大媒體從全國趕來,記者們的鏡頭對准了在屍體邊上痛哭的鹿慶紅——她是林松嶺的生母。林的家人一遍又一遍地申斥警方,要求『以命償命』。直到哈爾濱公安局向林家屬承諾:案件不由鐵路公安局參與,屍體纔被允許由哈爾濱市公安局運走。
13日,哈爾濱警方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簡要案情,並播放視頻。參與發布會的媒體稱,該段視頻是從林松嶺等人到達糖果酒吧直到林松嶺死亡的全過程。
黑龍江電視臺報道此事時,對該段視頻進行了剪接。畫面在哈爾濱警方的指引下顯示林松嶺幾度打人的情形。給人印象深刻的是:警方錄像解說中屢屢使用了下列詞句:『這是咱們的民警!』『看,他打我們的人!』……
該視頻隨即又被各大網站轉引,對『咱們的民警』的爭議尤其多——當6警察非執勤期間均涉重大刑案,這種說法是否合適?
而對剪接版的錄像,網友們也並不滿意。當天,『完整版』錄像被上傳,但這段錄像從林松嶺一行人到達糖果酒吧直至林松嶺跑到護欄板邊上就停止了。實際上,這並不是完整版錄像,還有3分鍾——林松嶺被毆打致死的過程就在那一段裡。
錄像裡的年輕人瘋狂追打警察——尤其是用磚頭猛拍其後腦,讓輿情開始第一次轉向。幾乎所有論壇、貼吧開始瘋狂討論這起案件。許多人據錄像認為,林松嶺數次不依不饒,導致衝突逐步昇級。
林松嶺的父親林吉利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我們詢問過掌握錄像的哈爾濱公安局,說網上的「完整版」錄像不是警方提供的?他們稱並不清楚。』
面對前往采訪的《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哈爾濱警方也保持了高度謹慎。糖果酒吧在12日已經被哈鐵公安分局查封。
但每天,依然有許多市民聚集在此地議論當晚發生的事情。
『太子黨』的懸疑
而在事情即將冷卻時,網絡『人肉搜索』又一次起到關鍵作用。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搜索工具,只要給個名字,就可能把此人的信息查個底兒掉。
有人發帖稱:林松嶺是『開著奔馳車的闊少,已經考入哈爾濱人事局,生前曾連續被大連市中山分局禁毒大隊處理過。他的父親是房地產商,親舅舅是哈爾濱政協主席——也是林松嶺打架時候提到的人。「生母」鹿慶紅的哥哥,則是國土資源部副部長。』
於是,死者成了『高衙內』,警察變成了弱勢群體。
但據《中國新聞周刊》調查:鹿慶紅實際是林松嶺的親母。林松嶺8歲時候父母離異,一直和父親生活在一起,13歲時,他父親娶了郭女士。林吉利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我們家家境還可以,我是個體戶,做襪業批發。我也不會上網,很晚纔聽說外面傳我是開發商。』
而在閑聊時,車亮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考上公務員是最好的出路,我和松嶺都有打算要考,但是今年報名來不及了。網上說吸毒是沒有的事情——我們是好哥們,這點還是知道的,我們也沒有錢去買毒品。』
說著,車亮激動起來:『這肯定是有人惡意做的!』林吉利在邊上插話:『網絡確實很狠,一下子我們就被動了,成攻擊對象了。』
車亮的父親則被『人肉搜索』稱是反貪局局長。其父車德濱第一次見《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時還沒有這個傳言,稱自己只是個普通工人。事態發展後,車德濱說:『單位的領導都和我急了,許多外地的朋友打電話來嘲笑我,說一日不見就高昇了。』
未見的視頻
10月17日,林松嶺『頭七』。糖果酒吧門前,黃色的紙錢再次被卷起,點燃,煙灰飛散。在林家人的張羅下,一群媒體又盯在這裡。
鹿慶紅哭著對《中國新聞周刊》說:『為什麼左一巴掌又一巴掌都是我兒子打人,他們打我兒子的那段為什麼不播?』西大直街,林松嶺死亡地點,家屬打出了『警方剪輯播放報導錄像不實』的標語。
小廣場依然聚滿人群。有林家人請來的媒體、親朋好友,以及過路被吸引而來的人們。只要有兩個人面對面對話,周邊就會開始聚攏群眾。
當事人的家長不厭其煩地講述當晚的經歷,不斷地反問人們:『即便孩子有錯,警察就可以把他打死嗎?』
沿路散發的材料有媒體對林家人以及幾個當事人的采訪,還有一個署名『張發財』——自稱目擊證人的留言。林家已經認識到網絡的力量:尤其是視頻,使得他們從弱勢的一方成為眾矢之的。
10月18日,車亮第一次使用曾經開通的校內網賬戶,該網站以學生用戶為主,車亮在校內網寫文章哀悼林松嶺,並且不斷澄清所謂的高官背景及混混的傳言,三天之內就達1000餘人點擊。截至21日,百度『林松嶺』,找到相關網頁約31800篇,有關『林松嶺』的貼吧主題數7808個,帖子數58156篇。
同樣在18日,黑龍江省政府新聞辦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哈爾濱公安局副局長盧洪喜對外界傳言的幾個學生的『深厚背景』解釋:『這些傳言均不屬實,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妄圖借此制造事端、混亂和影響。』他同時稱:『媒體前幾天公布的現場視頻資料和公安機關掌握的視頻資料是一致的,沒有經過任何剪輯和拼湊。』
警方通過新聞發布會對林松嶺家人表示:『必要時將通過省公安廳技術部門邀請最高檢、公安部的法醫專家、律師、公證處的、還有媒體的朋友們,在他們見證下全程錄像進行屍檢。』
但車亮等人在12日晚錄口供時,已經看見過護欄板邊上,警察打林松嶺的那段視頻。『總共是3段視頻,屋裡一段,屋外兩段,用25分鍾。我們錄完一段口供,看一遍視頻,回憶細節。』車亮說。
19日,林松嶺家人第一次與警方見面,哈爾濱公安局給林松嶺家人和律師展示了真實的完整版錄像。『後半部分並不清晰,只能依稀辨認三四人圍打林松嶺。』
朱婧則回憶:『打林松嶺那部分大約4分鍾,全部過程25分鍾。』
據此,林松嶺的律師胡鳳濱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我們會起訴有人故意傷害,甚至故意殺人。』但目前,還沒有人把這段錄像放在網上。
不信任的情緒依然在蔓延,林松嶺的家屬沒有懇請異地執法。目前,林松嶺家屬已經與哈爾濱公安局協調好進行屍檢,一切尚未蓋棺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