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5日訊 牡丹江醫學院把加強人纔隊伍建設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制定出臺了人纔強院『五雙』舉措,有力促進了學校各項事業科學發展。
1、『雙公』選纔。堅持公開選聘、公平錄用優秀人纔。打破傳統『鐵飯碗』,實施『按需設崗,公開招聘,公平競爭,公示避嫌,擇優錄用,合同管理』的聘任制,有效地避免了人纔選用的隨意性,保證優秀人纔得以脫穎而出。
2、『雙改』引纔。首先,改變人纔引進方式。根據不同部門、不同專業的不同需求,通過多種途徑公開選聘各類人纔,既『走出去』,到相關院校直接商洽考核選拔,又『請進來』,通過用人信息發布的方式來選拔人纔,在畢業分配之前通過校園網、電子郵件等媒介發布人纔需求信息,選拔優秀人纔。其次,改進人纔管理模式。堅持『以人為本』,對高層次人纔采取個性化與人性化相結合的柔性化的管理方式,學院探索出除直接調入外,客座講學、短期聘用、技術合作、人纔租賃、兼職、返聘外聘等靈活多樣、客觀實用的人纔使用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學院的人纔需要。
3、『雙激』待纔。一方面,激發已有人纔。加強工作獎懲、績效考核、薪酬分配以及福利待遇等方面制度建設,改變傳統的重身份、重資歷、重年限的薪酬分配體系,所有獎勵、薪酬一律向教學和科研一線傾斜,實行以纔乾、貢獻、發展潛力論『英雄』。另一方面,激勵引進人纔。對按需要引進的博士一次性給予20萬元安家費,每月除工資收入外增加3000元津貼,並給付10萬元科研啟動資金。此外,對引進的高層次人纔在分配制度、獎勵制度、專業技術職務評聘、住房分配等方面進行傾斜,對子女讀書、配偶就業等方面及時給予解決,解除後顧之懮。
4、『雙金』助纔。通過配套科研項目資金、實施豐厚的成果獎金支持人纔開展工作。除了對高層次引進人纔提供10萬元科研啟動資金外,還積極幫助他們申請國家級、省級各類科研立項,爭取更多的科研項目資金,對於應用前景廣泛、創新價值預期高的項目給予特殊的配套資金,支持和鼓勵他們創業、創新。另外,對在科研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給予重獎,對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的第一完成人最高獎勵額度人民幣50萬元,二等獎人民幣30萬元;文章發表在《Science》、《Nature》上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署名牡丹江醫學院為第一完成單位的,一次性獎勵人民幣20萬元,進一步激發各類人纔創新、創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5、『雙軌』擇纔。著重『國內軌』選纔、兼顧『國際軌』擇纔。將人纔選拔的主體范圍定位在國內,面向全國,重點在東北三省及京津地區選拔學院急需的高層次人纔。此外,通過優厚待遇招攬『海歸』人纔來校工作,目前,學院有國外留學歸來的教師7人,帶來了國外先進的醫療科學技術,也為學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增添了新鮮血液。
通過實行『五雙』人纔工作機制,牡丹江醫學院吸引了一批高學歷、高職稱、高潛能的人纔到學院工作,現已有博士46人,碩士181人,佔全院專任教師數量的59.1%,有7人被評為黑龍江省衛生系統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