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馬克斯維爾亭 東北網記者李富?攝 |
東北網6月21日訊(大興安嶺日報記者馬士和 龐偉建 常擎旗 田澍良 東北網記者李富?)6月18日上午,『重走黃金路,再尋古驛站』大型采訪團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吳八老島。1969年發生在這裡的轟動世界的中蘇軍事衝突——吳八老島事件,使這個嬌小而秀美的小島成為一座世人矚目的英雄島。
拾級而上,在去往吳八老島紀念碑的半山腰處,一個造型簡易而古朴的小亭子靜靜地迎接著我們的到來。抬眼望去,『馬克斯維爾亭』幾個燙金大字映入眼簾,卻並沒有引起記者們的多少注意。然而,當前邊帶路的呼瑪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劉國安介紹說:『這是為紀念一個記者而專門修建的亭子』的時候,采訪團的全體成員停下了腳步,急切地想要了解這一外國同行的傳奇經歷。
在不足百字的碑文介紹中,記者們的思緒被拉回到四十年前。1969年5月至9月,那場保衛吳八老島的斗爭,在當時不僅引起全國人民的關注,更引起了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的關注,公平和正義到底掌握在誰的手中,世界需要了解真相。
1971年,在周恩來總理的指示下,我方特意邀請英國《泰晤士報》的高級記者、著名國際問題評論家維爾•馬克斯維爾先生前來訪華。11月20日,周總理親切接見了馬克斯維爾並與其進行了交談。隨後,馬克斯維爾親自來到吳八老島地區進行采訪,並向國際社會客觀公正地報道了該地區中蘇邊境衝突的真相,並在報道中證實吳八老島屬於中國領土。
據原三合民兵連指導員山秋林回憶,為了馬克斯維爾的來訪,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親自來打前站,三合村後方基地還專門為身材高大的馬克斯維爾定制了大床。忠於職守的馬克思維爾在采訪中除了聽當地老百姓和乾部的講述外,還堅持要求實地考察。中方為了他的安全,只答應讓他乘坐吉普車到江邊轉一圈,還給他化了裝。結果穿著不合身的短窄黑棉襖的馬克思維爾一到三合村的江邊,就跳出車子開始拍照。這可嚇壞了全程陪同的山秋林,他不斷地把馬克斯維爾頭上那頂大棉帽子往下拉了又拉。
如今中國和俄羅斯兩國友好,中俄邊界也已勘定,三合村村民依舊在這塊島嶼上耕種生活。為紀念主持正義的英國記者馬克斯維爾,後人修建了這個亭榭。它不張揚,不華麗,卻見證了一名新聞工作者的道德與良知。
細雨朦朦,微風輕拂。采訪團成員佇立亭前,獻上我們崇高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