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3日訊 綏芬河市委緊緊抓住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的有利契機,積極化解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努力抑制經濟滑坡,破解發展難題,通過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全市經濟開始止跌回昇,4月份,總過貨量環比增長10%,進出口貿易額環比增長19.1%,財政收入環比增長171.3%。
一是拓展領域,加強進出口貿易。根據金融危機以來俄羅斯市場價格下降的總體態勢,抓住機遇,化危為機,積極調整進出口結構,著力改變過去單純依賴木材進口的貿易結構。本著『一事一議』的原則,在稅收、貸款等方面出臺了扶持煤炭、重油和鐵礦砂進口的三項政策,全力促成煤炭、重油和鐵礦砂的批量進口。目前,共簽訂360萬噸的煤炭進口合同,已經進口4000噸;簽訂30萬噸的重油項目,已經進口1100噸;簽訂鐵礦砂進口合同170多萬噸,已經進口46.45萬噸,煤炭、重油和鐵礦砂進口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二是強化措施,幫助企業渡難關。為減少企業負擔,實行了『休眠療法』,努力為企業解決資金難題,積極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對企業和市場業戶3個月內免收各種稅費,僅此一項,前4個月就為企業和業戶減免各種費用5000多萬元;多次協調金融機構與重點企業進行融資對接,大膽推進銀團貸款、倉單質押等新興融資業務;落實財政轉移支付資金2600多萬,為企業協調落實貸款2.4億元。目前,全市82.5%的企業已經恢復正常生產經營,10.4%的企業正在恢復運轉,5%的企業正在積極謀劃開工。
三是強力推進,戰略項目取得新進展。國務院同意設立綏芬河綜合保稅區後,市委積極研究落實推進措施,強力推進綜合保稅區建設。目前,綜合保稅區基礎設施工程建設主體已基本確立,產業規劃定位、發展方向正在進一步完善,動遷工作也已全面啟動。為早日簽署中俄兩國《關於發展邊境經濟合作區的協議》,市委正積極向商務部協調跨境合作區的申報工作。市委主動配合高速公路建設項目,迅速啟動拆遷、土地補償等工作,確保路段第一個開工。牡—綏線高等級電氣化鐵路建設項目正在加緊推進,預計今年7月份正式開工。
四是內引外聯,構建新的經濟增長點。先後到溫州、義烏、永康、深圳等地尋找商機,開展項目對接。謀劃了木材交易中心、俄羅斯風情園、境外園區、環形橋區域商貿副中心開發、金融支橕體系、中共六大及國際紅色通道紀念館等18個發展項目。積極發展對俄項目合作,參與俄達爾金五星級酒店建設項目,以APEC項目建設為契機,積極開展建材、五金、汽車等出口貿易。發揮百年口岸、北方深圳、木業之都、數字綏芬河『四大城市名片』的品牌效應,積極發展總部經濟和會展經濟,推動全市經濟發展。
五是發展旅游業,刺激市場需求。根據對俄口岸出入境人數大幅減少的實際,開展了『萬名友好使者游綏芬河』活動,著力發展旅游經濟。4月8日,正式啟動了『綏芬河市紀念中俄建交60周年暨萬名友好使者游綏芬河』活動,第一批1000餘名俄羅斯友好使者來綏,直接消費400多萬元。通過大力發展旅游經濟,繁榮了市場,拉動了內需。截止到4月底,全市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9.4%、旅游服務業同比增長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