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6日訊 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慶安縣把實施『三個十』作為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重要載體,以此促進經濟社會加速發展,進一步改善民生,切實增強各級領導乾部科學發展的能力。
1、主攻『十大工業項目』。把大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發展的第一要務,重點抓好投資1.1億元,年生產10萬噸改性瀝青生產項目;投資1.12億元,日處理污水2萬噸的城市污水處理項目;投資7835萬元,年加工水稻30萬噸的鑫利達綠色有機米項目;投資4500萬元的雙潔有機米項目;投資4.6億元,年發電量1.1億度的東方紅風力發電項目;投資1.8億元的熱電廠冷凝式發電項目;投資1.5億元的陽達大豆深加工項目二期;投資1.1億元,新上30萬噸選礦生產線的響水河鐵礦項目二期;投資1.57億元,年生產紙漿9萬噸、餐盒3億只的銀泉秸杆造紙項目;投資4565萬元日處理垃圾162萬噸的垃圾處理項目。
2、抓好『城建十項工程』。以建設『國家級園林城市』為目標,努力打造『全省人居環境示范區』。道路改造工程,對城內12條主要街路進行拓寬改造;排水工程,結合哈伊路兩側環境整治,鋪設5688延長米排水管線;給水工程,沿哈伊路兩側鋪設供水管線8000延長米,進行『一戶一表』改造3000戶;城區綠化工程,實施『雙百工程(百萬園林和百米綠化帶)』,以及街路、庭院、廣場和景點的綠化;熱網改造工程,分戶改造15萬平方米,提昇供熱質量;天然氣入戶工程,鋪設管線4000延長米,居民入戶安裝1000戶;柳河『一館兩址』工程,7月1日『五七乾校』展覽館正式開館,完成知青點和書記樓遺址恢復的前期工作;棚戶區改造工程,投資1.7億元,改造棚戶區10萬平方米,建設廉租房200套、5000平方米;縣醫院異地重建工程,投資6800萬、佔地4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700平方米的縣醫院主體工程建設;人民公園二期工程,投資531萬元完善基礎設施和綠化。
3、實施『十大利民建設』。堅持『便民、利民、惠民』,大力改善民生,提高全民幸福指數。社區建設,在縣城新建1個社區服務中心和3個社區辦公場所,改造3個社區辦公場所,兩年內縣城12個社區要全部改造完成,均達到省市要求標准。在農村新建14個社區試點,重點推進豐收鄉豐年村、慶安鎮吉安村等7個社區建設試點;衛生計生建設,新建5個鄉鎮衛生院,2個鄉鎮計生站,沿縣南、北環線建30個標准化衛生所;文化建設,新建豐收、勤勞、發展3個文化站,鄉鎮新建14個文化活動室、14個文化大院和15個農家書屋。實施送電影下鄉,使全縣90%的行政村農民每月看上一場電影,文工團開展好『百場戲送基層』活動,每個鄉鎮至少成立2個民間演藝團體,進一步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廣播電視建設,改造線路300公裡,新增用戶3000戶;電力建設,投資4600萬元在鄉鎮建設改造4個變電所和30公裡60千伏線路,並進行城網改造;體育事業建設,在農村建設4個鄉鎮休閑廣場、6個水泥籃球場,城鎮完善6個住宅小區體育設施;新農村建設,堅持小城鎮、試點村、生態屯『三位一體』建設思路,重點打造勤勞鎮曙光村等3處亮點,每個鄉鎮打造1處生態屯亮點和建設本鄉內部小環線,同時要新開發商服樓2000平方米;社會治安建設,投資400萬元在縣城建設技防監控中心和100個技防監控點。同時,在新農村建設試點村搞技防試點;司法所建設,建4個司法所,全部完成農村司法所改造;社會福利建設,投資800萬元,在慶安鎮建設第二敬老院和孤兒院,年底前建成並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