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30日訊 七臺河市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抓住被國務院確定為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的有利機遇,著力做好『大力發展非煤替代產業,加快經濟轉型步伐;立足發揮現有煤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煤炭循環經濟,實現效益最大化』兩篇文章,確保城市經濟平穩轉型。
一、穩定原煤生產,為經濟轉型提供時間保證。針對在今後較長時期內,煤炭及其相關產業仍是七臺河經濟發展主要支橕的實際,把保持穩定的原煤產量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一是搞好資源勘探和新礦井建設。積極爭取勘探資金和項目,鼓勵引導有實力的企業參與資源勘探,搞好區域資源深部勘探和未完成詳查地域勘探,並加快新礦井建設。二是改造提昇一批礦井。督促煤礦企業嚴格按照標准,改善生產條件,提昇生產能力,建成一批高產高效礦井。三是提高煤炭回采率。通過優化采區工作面設計,改進采煤工藝,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加強初采和末采管理,提前采取過斷層措施,充分回收煤炭資源。積極開展『三下』采煤技術攻關活動,礦區鐵路下采煤不留煤柱、不限厚、不限速開采,力爭地方薄煤層回采率達到90%左右。
二、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煤炭就地增值最大化。充分高效利用七臺河寶貴的優質焦煤資源,大力發展煤炭循環經濟。一是著力延伸產業鏈條,努力實現有限資源效益最大化。焦炭產業重點謀劃工藝設施先進、技術含量高、產品競爭力強的百萬噸以上焦爐和節能減排改造項目,通過『關小建大』,提高產業整體水平,力爭全市焦炭產能登上800萬噸臺階。煤化工產業進一步擴大規模,增加品種,延長產業鏈,重點謀劃大型二甲醚、醋酸、乙醇等精細化工項目,保持在全省的排頭兵地位。電力產業積極協調解決電力輸出瓶頸問題,加快謀劃和建設餘熱、風力、瓦斯、矸石發電項目,盡快建成東部綜合電力基地。新型建材產業重點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等資源,支持新上一批大型新型建材項目。同時,依法強制推廣使用新型建材,政府投資工程優先使用新型建材,促進新型建材產業迅速做大。二是搶佔發展煤炭循環經濟的先機,形成吸引域外煤源窪地效應。樹立『買全國、賣全國,買世界、賣世界』的發展理念,提高新上煤化工項目標准,搶先形成循環發展鏈條,吸引周邊甚至俄羅斯的煤炭資源進入七臺河。三是發展煤炭循環經濟,解決煤炭資源型城市的環境問題。努力形成嚴密、完善煤炭循環經濟產業鏈條,減少廢氣、廢水、粉塵污染,減小對環境帶來的影響,建設生態文明。
三、加快發展非煤替代產業,促進城市經濟轉型。大力發展非煤替代產業,促進經濟結構由單一資源型向多元綜合型轉變。一是高度重視發展非煤接續產業。把發展非煤接續產業作為『一號工程』,把非煤接續項目作為招商引資的重點,制定比引進煤及煤相關項目更優惠的扶持政策,提昇非煤經濟貢獻率。二是加大對上爭取力度。謀劃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非煤重點大項目,爭取列入國家可持續發展貸款支持項目。三是拓寬視野謀劃非煤接續項目。充分考慮周邊資源優勢,新上一批農產品加工、礦山機械加工項目。圍繞擴大和增強城市輻射集聚功能,大力發展物流業、商貿業,建設黑龍江省東部城市群物流中心。開闢七臺河到俄羅斯濱海邊區客貨運輸線路,建設以農產品加工等優勢產業為主導的對俄出口基地,引導企業到俄羅斯阿爾喬姆市興辦制磚、木材加工、保溫材料等企業。